20-69岁人群健身和体质状况抽测结果公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出席发布会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任田野介绍本次抽查情况

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主持发布会

刘国永接受记者采访

田野接受记者采访

    8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2013年20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任田野介绍了本次抽测的基本情况,并解读了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总局宣传司巡视员、副司长温文出席发布会。
    今年5月中旬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甘肃省等10省(区、市),对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及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总局体科所受委托成立国家调研组,负责抽测工作的技术规划和实施。调查共从10个省(区、市)30个城市的243个街道(乡镇),获取有效样本43629例,有效数据1636063个。
    田野说,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里,10省市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32.7%,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高了4.5个百分点。大多数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目的是为增加体力活动、消遣娱乐、防病治病、减肥等,认为没必要进行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仅为0.1%-0.2%。这表明绝大多数人对体育健身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具有明确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体育健身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项内容,在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中,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1次及以上的人数达到了78.1%,其中76.7%的人已经坚持了1年以上,32.1%的人坚持了5年以上。
     在健身场所的选择上,选择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公共体育场馆”、广场、场院、公园健身的人数比例为61%。同时,在参加体育健身时,接受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人数比例达为8.2%,明显高于以往调查结果,且乡村高于城镇。
    调查结果还显示,城乡居民在体育健身的意识、参与度、方法和健身场所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但与以往的调查相比,差异明显缩小,体育健身行为的趋同性明显,如越来越多的人从自家庭院走出,到公共健身场所进行健身。
    田野介绍,城乡居民身体形态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与以往调查相比,城乡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形态指标平均数均有所增长。身体机能、素质水平基本持平,但有下降趋势。
    此次调查结果也证明了体育健身是影响人体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群中,有16.5%的达到体质综合评价优秀级水平,偶尔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中有13.4%的人达到优秀等级,而不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中仅有7.1%的人达到优秀等级。

(蒋亚明/文  周宇/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