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迎多项改革面向国际更要立足“国情”

    经过20年的发展,CBA已成为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品牌赛事,同时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一个联赛的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世界篮球潮流的演进、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球迷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职业化的需要,CBA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才能确保积极健康地前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赛季,中国篮协推出了多项幅度相当大的改革措施。
    改革首先是与国际接轨。据了解,国际篮联中央局在今年5月份公布了新的《篮球规则》,并定于10月1日起施行。中国篮协根据国际篮联的变化及精神,对CBA联赛的规则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主要包括扩大无撞人半圆区、增加即时视频回放范围、修改球队名次排列方法、两次技术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等八项,“这些规则变动很大,国际篮联传递出来的信号就是鼓励对抗、鼓励进攻、加快比赛节奏,这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联赛自然要跟上潮流。”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竞赛部主任张雄表示。而在中国篮协制定的发展目标中,其中之一就是要将CBA打造为全球品牌联赛,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联赛之一,那么把握和跟随世界篮球的潮流自然是打造全球品牌的基础。
    但是中国的职业联赛又不能脱离中国国情,联赛管理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的改革措施当中很多也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外援政策的调整,随着CBA的日渐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外籍球员纷纷到中国打球,提升了联赛的关注度和精彩度,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球队过多依赖外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球员的成长空间。据统计,上个CBA赛季,在七项主要技术数据前20名中,得分榜上国内大陆球员有2人、篮板球有6人、助攻有7人,抢断有10人、盖帽有12人、三分球有10人,其余名额均为外援占据。这说明外援虽只占总参赛人数的22%,但其整体水平远远超出国内球员。就国内球员的具体情况来说,篮板、抢断、盖帽这三项防守端数据的人数为近五个赛季最高,说明了防守方面的能力在提高,但得分、助攻、三分球这些体现进攻端的数据,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就和球队依赖外援得分有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让国内的球员尤其是年轻球员得到更多锻炼机会,中国篮协将在新赛季对外援采取限制政策,CBA采取末节单外援制,即非亚洲外援在保持2人4节6人次的情况下,规定第四节只能上场一人次,与没有注册外籍球员的队伍(即全华班)比赛时执行外籍球员2人4节5人次,第四节只能上场一人次,亚洲外援等同非亚洲外援,参赛受2人4节5人次限制。
    按照中国篮协的考虑,CBA带有培养优秀人才,为奥运争光服务的功能和使命,在联赛中采取适当的限制外援政策,势必会给国内球员更多发挥空间,特别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国内球员有更多机会拿球甚至主宰比赛胜负,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当然,对于外援的使用,外界也有直接减少外援名额,特别是取消亚洲外援的建议,但更多高水平外援的存在有利于扩大CBA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亚洲外援则可以适当均衡强弱球队间的实力,让比赛更精彩,所以中国篮协今年推出的外援政策无疑是在打造国际品牌赛事和培养本土球员之间寻找的平衡点。
    另外一项引人注目的改革是对符合条件的裁判员试行半职业化管理,也就是让这部分裁判员在赛季期间脱产为联赛服务,由联赛委员会下设的裁判管理委员会负责裁判员的选派工作。这个裁判员管理委员会成员全部由CBA俱乐部老总组成。之所以推出这项改革,也是基于联赛整体职业化改革的需求,像NBA等成熟的职业联赛使用的都是职业化裁判。而半职业化又符合目前中国国情,因为按照目前裁判员队伍的实际情况,要想达到全职业化,条件并不具备。不过,开始试行半职业化,已经证明CBA联赛是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刘小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