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惠州召开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愈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体育工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总结回顾“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任务的2016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今日在惠州召开。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出席会议并讲话。冯建中首先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体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讲话中提及的几组数据生动地说明了“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全国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总量达到1.5万所,其中国家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达到500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量达到5033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超过1700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64个,省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37个;在全国19地启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试点工作。近500万人次青少年学生参加各项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全国公办体校数量达到2197所,比2010年增加了264所,在训人数达到36.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8万余人。无论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复苏”,都展现了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冯建中指出,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充分认识青少年体育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十三五”时期是青少年体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十三五”时期,要立足国家发展的大局,坚定信心、把握方向、创新理念、深化改革、突出重点、选准抓手、铆足干劲,逐个破解难题,力争实现青少年体育服务更加健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保障系统更加有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发展效益更加突出,基本建成青少年体育综合治理体系,实现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提升和全域发展。
     冯建中要求,“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大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社会化水平,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青少年体育保障机制,加强青少年体育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
    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王禹平、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麦教猛等出席会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刘扶民作工作报告。北京市体育局、总局水上中心、天津市体育局、总局田径中心、黑龙江省体育局、总局体操中心、安徽省体育局、湖北省体育局、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体育局等10个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将围绕做好2016年青少年体育工作、研讨“十三五”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举措、研讨《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2016—2025年)》(征求意见稿)等四个文件进行分组讨论,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团中央,体育总局机关相关司局、运动项目中心、直属单位,全国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的相关主要负责人,以及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育发展研究的专家等与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