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在线访谈摘录—谈未来规划与腾飞

        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6月1日推出第五期“在线访谈”,主题为“服务体育发展 推进产业进步”,受访嘉宾为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以下为刘扶民回答网友关于体育产业未来规划的问题。

 

        网友:推动产业进步,体育总局有什么新举措或想法?
        刘扶民:总局最近几年一直在采取措施,比如我们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经由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家层面发布的体育产业政策。
        “十二五”起始之年,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有11项任务,还列了10个措施。很多省市相继出台地区性“十二五”规划,有的还把“十二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里。
 

        网友:《指导意见》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促进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好政策?
        刘扶民:《指导意见》的出台,一是填补了我国国家层面指导体育产业发展文件的空白;二是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联动的局面,很多地方体育部门积极推出当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地方政府在出台《实施意见》时明确了一些相关性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一些企业、个体,如果符合当地的条件可申请一些指导资金来补助。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网友:如何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助力全民健身发展?
        刘扶民: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不可分割。举个例子,比如精英体育、重大赛事水平上去了,吸引的眼球多了,其无形资产、市场开发价值才能更大。事业上去了,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反过来说,体育产业发展了,可以弥补体育事业发展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发展。


        网友:对于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您怎么看?
        刘扶民:我国的体育产业人才严重缺乏,包括经纪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奇缺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人才。希望各有关方面不仅要加快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还可引进一些复合型管理人才,这样一可解决人才缺乏之急,二能带动我国人才队伍的成长。


        主持人:从体育经济和产业方面,如何为向体育强国迈进作贡献?
        刘扶民: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经济、体育产业是重要内容之一。一是要按照《指导意见》,做好各方面工作,包括制度建设、创造环境、提供支持等;二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包括统计、标准制度建设等,尤其像体育标准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高度的工作。从企业来讲,要把目标放得更长远,积极打造著名企业、品牌产品。总体来说,只有做到以上方面,我们才能在迈向体育强国的产业经济方面打下更好的基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