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在线访谈摘录——谈体育产业现状

        国家体育总局政府网站6月1日推出第五期“在线访谈”,主题为“服务体育发展 推进产业进步”,受访嘉宾为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以下为刘扶民回答网友关于体育产业现状的问题。

 

        网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刘扶民: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体育产业一直被誉为朝阳产业。虽然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从现状来看,发展较为迅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2006年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900多亿元,到2010年是2200多亿元,占国民经济GDP的比例由2006年的0.46%提高到2010年的0.55%,吸纳的就业人员、从业人员由2006年的25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00多万人。
        从它的不变价格来计算,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0%,这个增长速度比其他行业快得多,但总规模不是很大。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一般都超过1%,像美国、澳大利亚都超过了2%,他们体育产业就业人员超过了钢铁、农业、保险行业。可见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潜力还很大,前景非常好,所以我们要倡导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分布来看,产业结构还不是很理想,75%以上是体育器材、服装、鞋帽的制造和销售。而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看,一些发达国家无形资产的开发,比如打造供人们观赏的文化类、赛事类产品等,占的比重比较大。所以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竞赛表演、全民健身等,这和我国倡导的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方向是一致的。


    网友:体育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刘扶民:体育不但能为国争光,还能为国增利。从刚才说的数据来看就证明了这一点。体育既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与我国倡导的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大老百姓消费、加快经济转型、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都是相辅相成的。一句话,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战略调整和发展是同步的,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战略调整。
 

        网友:体育产业在“十二五”发展规划里重点要抓哪些工作?
        刘扶民:从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讲,要和国家产业发展相适应,重点在调结构、促发展、促消费、惠民生上,包括扩大体育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发展国家倡导的体育服务业,也倡导地方在这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包括一些大型场馆的兴建、体育的标准建设、高危项目的准入……这些都是我们正在抓的。总之,都是在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和环境上做工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