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方体育场馆坚持公益性主导赛后利用

    近十年来,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相继落户中国,各地积极举办全运会、城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及地方大型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建设了一批新的体育场馆设施。
    它们成为全国最大的体育固定资产,关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各地的“民生工程”——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做好场馆的运营管理。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但是本报记者在对五台山体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以及济南奥体中心三个场馆的采访中发现,国内很多场馆都已经运营得很好,综合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对于运营管理的探索中已经总结出经验:必须坚持大型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定位和体育属性;必须在规划和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场馆的赛后利用功能;必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选择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功能,使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以体为本、兼顾其他、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和效益。
    的确,大型体育场馆的修建源于体育比赛的需求,但是场馆的运营管理却远远高于体育比赛,关乎民生。
    众所周知,公共体育设施是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而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量场馆的赛后利用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更不能按企业资产来评价。
    因此,在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益性基本定位不动摇。不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大体育场馆自身,都要始终确保其公益性,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把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放在首位。而各级政府是保障大型体育场馆公益性的主导力量,既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也要加强行政监管。

(马 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