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基本实现体育现代优质惠民体育经济
晚上8点,常州市武进区游泳馆人头攒动,初冬的寒意也没有让这个现代化的游泳馆冷清下来。今年40岁的欧阳芸这几个月每天都要来游1个多小时,这么高的出勤率,除了健身的兴趣使然,也与经营场馆的英派斯所推出的锻炼次数越多、花钱越少的刺激政策有关。
高效便民的场馆运营
欧阳芸等武进居民是在体育部门与健身品牌英派斯的合作中受益的人,武进引进英派斯专业队伍对辖区内乡镇体育场馆进行连锁式经营,各场馆通过牺牲租金收入形成“政府购买服务”,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用低廉的价格提供专业的健身服务。
在苏南各地,政府投资新建了大量场馆设施,虽然“政府不再花钱、老百姓还要满意”的场馆运营局面是种理想中的状态,但在苏锡常,这一点都不新鲜。
2007年,常州市整合市级体育场馆资源,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公司,并以此为龙头,初步形成以体育本体产业为基础,兼营会展、演艺、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产业体系。如今,公司注册资本由成立初的3000万元增加到5亿元、经营性资产由不足1亿元增加到20亿元。而在无锡市,崇安区健身中心引入的深圳阳光100健身管理公司也成了当地政府的好“管家”,不仅实现了民生工程建设初衷,也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也正是在这样的扶持下,进入场馆运营的企业才有心思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搞活全民健身市场。例如在武进游泳馆,英派斯就推出10个月锻炼满208次全额返回年卡保证金。英派斯副总裁郑国良告诉记者,比起短期的效益,他们更看重和在意的是这里未来的巨大市场。
良性推进的体育产业
在苏锡常地区巨大的经济体量中,体育产业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12年,苏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50.96亿,占GDP的1.26%;常州人均体育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5%,体育产业经营性资产市值14亿元;无锡连续3年获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全省第一……
在上市公司云集的江阴市,体育逐渐成为一些著名企业实现转型、探索新空间的目标,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江阴海澜马术盛装舞步,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国际马联官员参观了海澜马术俱乐部后,果断“否定”了他们“可能全国最大”的介绍,认为应该是“世界第一”。
2012年体育产业总产值185亿、拥有2840家体育企业的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市,目前正在全力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众多国际国内知名体育品牌的落户、诞生,给昆山带来的是产业核心区竞争力不断提升,体育竞赛、服务业快速成长。去年,昆山体育服务业产值46亿元,举办了23项国家级体育赛事,体育彩票销售5.51亿元,继续居全国县级第一。
丰富近民的体育赛事
这几年,体育竞赛、表演、休闲逐渐成为苏南试点地区社会消费新方向,而每年承办全国约20%比赛、每个县都能达到举办全国赛事的实力,使更多百姓有机会观看到高水平体育赛事和表演。
让体育赛事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是体育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在常州,无论热门赛事多么“一票难求”,主办方都必须拿出5%的门票赠送给低保户、特困职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这是体育部门在所有赛事合同中明确规定的。
而无锡围绕景观办赛,打造了一条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模式——城市即赛场。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龙舟赛、马拉松、滑水赛……通过全开放的风景名胜、沿途数不清的加油观众、激烈刺激的比赛氛围,无锡将城市推介、百姓参与与精彩比赛巧妙地结合起来。
近几年连续举办斯坦科维奇男篮冠军杯赛、国际女排精英赛等众多国际高水平赛事的昆山今年决定,从明年开始所有赛事向百姓免费开放。昆山体育局长闵红伟说,牺牲门票收入换来百姓进场观赛,社会效益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却未必受损,因为现场广告收入可能远远超过门票收入。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