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公园变身健身乐园惠民改造华丽转身

    对于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来说,奥运场馆区的赛后利用一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圆满完成了服务奥运的历史使命后,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为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设施资源,惠及百姓。近几年,由北京市体育局和朝阳区共同出资,北京世奥森林公园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组织施工建设、运营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直在不断丰富园内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将其逐步打造成为京城百姓的健身乐园。

不断丰富的体育健身设施

    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场馆群限制区域以及曲棍球场南侧的配套用房进行了改造,修建了7片五人制足球场、5片篮球场以及拥有10片羽毛球场地的羽毛球馆,总投资535万元。
    2011年,由北京市体育局、朝阳区政府投资547.52万元,开展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建设,修建了南园5公里塑胶“乐跑”健走道;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建设文化棋园、篮球广场、乒乓球长廊、鹅卵石健身路径、优秀健身项目活动广场等。
    2013年至2014年,奥林匹克公园开展了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二期建设。修建北园5公里健走道,实现全园塑胶健走道贯通;在北体育园修建可容纳30片羽毛球场地的综合气膜运动馆;新建五人制足球场6片,对3片破损篮球场地进行修复,改为网球场地;将室外羽毛球场改造为5片半场悬浮地板篮球场;对国际区内闲置多年的场地进行翻新改造,修建网球场6片,并对场地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进行全面修复。总投资3114万元。

健身设施带来人气和收益

    在每年稳步且不遗余力地将资金投入到健身设施的基础上,公园还通过举办和承办一系列特色活动来广泛传播全民健身的理念。2013年8月4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健走步道”被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评选为首批10条推荐健走步道之一。如今,“北京城市乐跑赛”“全国公安民警健步走活动”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落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从开园头几年的平均每年入园人次200万,到2013年前后已增加到每年1000万人次。目前每周末入园人次平均为15万/天。
    园区内新建的网球、羽毛球等运动场馆和场地根据使用区域、使用天数、使用性质不同而设定租金标准。其中个人使用和企业单位使用的比例基本平衡。新建场馆经营状况良好,黄金时段基本是全满。截至2013年底,羽毛球馆会员数量为1300人左右,网球馆会员数量为800人左右。
    目前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围绕体育产业形成了四大板块:中网赛事,场地租赁,会员和散客体育服务,房租收入。以2013年为例,其中,租赁区场地举办的活动有44场次,大型活动5次;网球类活动19次,羽毛球类活动20次。举办活动的主要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会类组织等。以上四大板块每年为园区带来的收益均在逐年上升。

园区体育产业未来规划

    未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继续构建以体育、休闲、旅游观光和科技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大平台。随着各项业务的开展,将有一批旅游服务与中介机构、体育经营与经纪公司、演艺文化中介与创意机构聚集到森林公园,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雏形开始显现,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明显,一批区域内有影响的服务企业开始走上成长之路。
    首先,公园内各类场馆场地的建设和维护、利用将持续进行,尤其是羽毛球馆、网球馆。此外水上运动广场、门球广场、儿童健身建智乐园、轮滑广场(馆)、户外泳池(冬季冰场)、海模广场、极限运动等诸多休闲体育运动场馆或场地也都在积极的规划中。
    其次,拓展健身科普工作,拟引进科学健身专业指导,体质监测,运动成效跟踪、记录、评估等配套服务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休闲健身服务。

(王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