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价钱谈质量 从卖杖到提供健身服务

2004年  有专利也要做贴牌

2003年“非典”期间,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在央视《健康之路》节目中,呼吁重视防病健身、增加对健康的投入。他说:“我国现在对健康的投入总体来说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但是相信这次的SARS事件会激励我们(包括政府、家庭、社会)增加对健康的投入。我想投入项目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包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健投入、健身等。实际上十六大已经全面提出了中国要建立一个全民健身的社会。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应该重视防御疾病或者说健身。还要重视购买知识特别是购买和健身相关的知识……”

“抵御非典,咱们健身去!”2003年,人们纷纷走向公园、广场等户外场所,健身意识空前高涨。这一年,主营汽车配饰与渔具的宜人集团董事长杨立强在欧洲登山时,第一次使用登山杖。“上山省力,下山减少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冲击,用了就离不开了。”杨立强决定依托威海碳纤维基地以及公司生产渔竿的优势,生产研发碳纤维登山杖。

“不谈价格谈质量,自主研发,要有自己的专利。”2004年,杨立强投资500万元,注册成立鲁滨逊户外公司,与韩国设计团队合作,陆续研制出登山杖、徒步杖和滑雪杖,并拥有手柄、锁件等多项专利。那时,国内即便是户外一族也很少使用登山杖,而高质的碳素杖每支售价300元,则更是少人问津。

“欧洲、美国、亚洲的户外展我们都参与。世界顶尖的德国登山杖、滑雪杖品牌LEKI的人参观了我们的展位后,说:在中国市场能与之竞争的一定是我们。”杨立强说,“打不开国内市场只有走OEM之路,贴牌生产利润很低,挣的就是退税的那点钱。”3年后还是不赚钱,杨立强的合作伙伴们纷纷撤资走了。“我可以用集团其他公司的钱来养鲁滨逊,坚守质量,做好产品,我们不急功近利。”杨立强选择坚持,因为看好户外产业。

2009年  北京奥运会后打开国内市场

在2008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居于前两位。2008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里,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业并威胁实体经济的情况下,登山杖外销市场受阻。“跟我们合作的欧洲企业倒闭了,货积压在库房里。怎么办?那就内销吧。”杨立强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人们开始从旅游休闲向户外休闲发展,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发展势头良好。自2009年开始,随着人们科学健身理念的增强、健身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增长,鲁滨逊的登山杖、徒步杖逐渐为人们所认知、认可并使用,终于打开了国内市场。

“登山用腿,干嘛要用杖啊?人家还以为我腿有毛病呢!”在泰山脚下,尝试登山杖租赁服务遇挫的杨立强意识到:户外市场的启蒙与培育,首先要从让人们拥有科学健身的理念开始。卖杖的同时还要搞培训,做活动,让大家学会科学使用登山杖,养成科学健身的习惯。于是,自2009年开始,杨立强开始与中国登山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和行业体育协会合作,通过组织登山徒步活动、免费培训以及制作宣传片等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科学使用登山杖、徒步杖。

“我们与老体协的合作每年有4次培训、两次活动,还有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我们和中国登山协会合作了环青海湖360公里持杖健走活动,每年走4天,每天走30公里,用3年时间走完,走完后颁发‘环湖英雄’证书。今年8月份,将举办第二届环湖走。每年世界行走日、全民健身日等,我们会在登山徒步活动中,进行免费培训,为参与者提供登山杖、徒步杖的支持。如今,与国际越野行走协会共同推广的持杖健走活动,已走进高校,为广大师生所喜爱。”6年来,随着活动、培训促进市场发展,爱好登山、以杖会友的杨立强成为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任、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健步走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威海市登山协会主席,身体力行持杖健走。

2014年  从卖杖到提供健身服务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2015年年初,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自第五次普查后这10年来新增的场地数量和面积,主要集中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2万个、全民健身路径器材36万个点、步道9700条、登山道1200条、户外营地900个、社区运动场8.91万个。步道、登山道、户外营地等,这些政府为百姓健身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愈发促进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政府主导倡导百姓健身,政策利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其中与户外休闲相结合的登山徒步活动成为大众健身的热门之选。

在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人们在“管住嘴迈开腿”的同时,开始日益追求科学化健身、专业化健身、个性健身,享受与家人共同健身的乐趣。在这过程中,以前为人们所忽视的登山杖在登山时所起的对人体的保护作用,随着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接受并应用。那么,登山杖一定热销,厂家一定赚得盆满钵满了?

并没有!杨立强说:“指着这个发财,纯属做梦。鲁滨逊一年销售10万支登山杖大约1500万元人民币,以20%利润算,你说能赚多少钱?”热钱热闹都有的户外市场看上去很美很壮观,一脚踏进去才知道:靠它赚大钱,没那么容易,因为国内健身观念、体育消费理念的培养还处于启蒙阶段。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体育用品服饰的制造销售累计占到整个体育产业近80%,而包含赛事运营、体育媒体、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在内的体育服务业占比很小,户外则更是小众。

杨立强告诉记者,登山杖标准、市场良莠不齐都不是问题,因为登山杖的质量很好检验:用全身的力量压上去,杖的弯度越小越好,拿在手里越轻便越好用。那么,什么是问题呢?“国内卖的是登山杖,国外卖的是通过杖实现的健身服务。我们与登山杖配套的健身指导、服务要跟上!”杨立强认为,当前尽管体育服务消费需求增长势头迅猛,但我国体育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主流仍是“卖产品”,那种“卖服务、卖体验”的成熟市场还未真正形成。按照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其在体育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应达到60%至70%。从产品到服务的提升与飞跃,不能仅仅依靠厂家的力量,需要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

今年4月末,鲁滨逊户外在北京的旗舰店将正式营业。“持杖健走,健康长久!欢迎你们成为鲁滨逊的会员,参加我们组织的活动和培训。”杨立强用齐鲁男儿特有的豪爽与真诚发出了邀请。他希望这家开在春风里的户外店,将成为持杖健走的大本营。

(贾海红  邵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