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体育产业异军突起体育事业生机蓬勃
江苏省镇江市2011年建成江苏省体育强市,解决了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从无到有”的问题。2012年积极推进体育基本现代化工作,包括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及各辖市区体育中心在内的一批体育场馆建成开放,初步解决了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从低到高”的问题。2015年3月,丹阳、扬中、丹徒、京口、润州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全市体育工作正朝着“从有到优”的方向迈进。
坚持改革创新,融入区域特色经济
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46号文件、《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与《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精神基础上,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思考谋划体育事业发展,按照管办分开、政企分离、政社分离的方针,突出重规划、重引导、重服务、重培育的要求。近年来,镇江市体育工作全面推进“三区两基地”建设(体育会展中心体育产业集聚区、健康路健身文化休闲区、南山绿色健身基地、金山湖体育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世业洲运动旅游度假基地建设)和县域体育产业高地发展[运动地板(江苏肯帝亚木业)],产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省排名第6。体育社团组织坚持“实体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现有国家级俱乐部27家,省级俱乐部14家。
科技引领,打造现代体育服务综合体
科技创新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一方面,镇江市正在努力把体育会展中心打造成现代体育服务综合体。“智慧体育”平台7月份上线,该网络实体将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再造、营销再造,形成资源在线、经营在线、服务在线的智能化业务流。在此基础上,7月份建成快乐足球乐园、青少年科技体育体验营、超级运动场、创意篮球公园、水上模型基地和运动主题乐园等项目,实现跟智慧体育平台的联动与融合,争创江苏省首批现代体育服务综合体。另一方面,以“五环旗下的幸福街区”为目标,推进镇江市运动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重点建设四星级体育运动学校、足球运动示范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和主城区群众休闲体育文化街区。
坚持融合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镇江市体育局与市教育部门合作从体教结合到教体融合逐步深化,渐次开花。在《镇江市教体融合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构建小学、初中、高中紧密衔接的“金字塔”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创新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在原有43所校园足球试点学校的基础上,扩增至60所,重点打造两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积极推进医保卡健身“一卡通”联通工作,提高市民运动健身意识,盘活运动健身市场。积极与名媒、名人、名企、名赛合作,努力开拓冠名权、广告开发、商业开发新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体旅、体文融合新形式,用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为体育消费提供源头活水。
此外,通过瞄准名人、盯住名赛、借助名媒、依靠名企,来提升体育产业的营运层次,扩大影响,同时通过瞄准草根、瞄准平头百姓、瞄准消费者,充分体现亲民、利民、惠民。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