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打造“太极故里”城市品牌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符号之一,也是焦作、河南乃至中国的重要文化资源。目前,太极拳在国际上有很高的认同度和民众基础,已远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约有3亿人。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加快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也已成为焦作市政府正着力破解的课题。
    近年来,焦作围绕打造“太极故里”城市品牌,做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无论是项目建设、人才培养还是宣传推广都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焦作市“太极圣地”称号;2006年,国务院公布陈式太极拳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民协、中国武协先后命名温县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2008年,太极拳被文化部正式推荐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2年,焦作市被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分别授予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和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中心。
    据介绍,焦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加快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太极文化产业发展、推广普及太极拳的政策措施。2008年,聘请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编制了《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3年)》;2012年,编制完成了《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总规、控规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和《陈家沟引水规划》。
    今年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比赛场馆——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是焦作投资13亿元建设而成的,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太极文化主题场馆群。而在温县,也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太极拳祖祠、祖林、太极文化园、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主题博物馆等景点。此外,温县还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3亿元的陈家沟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和总投资20亿元的陈家沟太极文化生态园等项目。
    作为太极故里,焦作一直将太极拳大师和传人作为自己最宝贵的资源。目前,全市获得太极拳武术段位者2000余人、太极拳辅导员6500人,200多名拳师走出了国门。同时,焦作积极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太极拳专业人才,2006年焦作师专设立了太极拳专业,2007年焦作大学设立了太极武术学院,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设立了专、本科太极拳专业,既为社会培养了太极拳专业人才,又为太极拳理论研究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今年比赛期间,焦作市还专为陈、杨、吴、武、孙、和式太极拳六大门派,9位代表性传承人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赵幼斌、马海龙、翟维传、孙永田、和有禄分别设立了工作室。
    焦作在全市广泛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特别是加大在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力度,自2010年起将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考试单列项目,列入考试范围,有效提高了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了青少年对太极文化的兴趣。两年一届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近三年连续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成为太极拳国际品牌赛事。
    目前,焦作有太极拳研究会、杨式太极拳协会、陈氏太极拳协会、和式太极拳协会、吴式太极拳学会等5个太极拳社团组织,主要从事太极拳推广、培训、活动、交流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太极拳在民间的影响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