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车以赛事为平台 打开成长空间

    在46号文件发布一周年之际,由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组委会、体育BANK主办的“2015中国(海南)国际自行车运动产业投资论坛”于日前在海南岛万宁市举行,百余位自行车产业及投资领域的精英出席了论坛。
    论坛上,业内外人士一致认为,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亟待以赛事为平台,打开成长空间。

运动市场潜力大

    根据上海体育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自行车运动尤其是群众性的自行车运动近年来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目前国内自行车运动俱乐部规模已达上万家,相关门店也有一万多个。从骑行人口的分布来看,从90后到40岁以上的人群均有覆盖。
    凯泰资本的报告中显示,目前法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美国为20%。目前中国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仅占总人口的0.4%。中国自行车运动人口增长的潜力巨大。据统计,中国骑自行车的人口在1亿以上,而运动自行车的爱好者仅有600万左右,人均自行车整车消费1500元,人均零配件消费1200元,平均一年换1次车,按这个人数测算产值应该在162亿人民币左右,占自行车总销售比例的6%,而欧美国家这个比例非常高,运动自行车占整个自行车消费产业的50%以上。
    凯泰资本执行总经理段钧锴分析认为,根据欧美的经验,当中国人均GDP处于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时,运动自行车占整个自行车消费产业的比例应该有大幅提升。据测算,2025年国内自行车运动人口最高可以达到全国人口的6%,即约8400万人,10年增长幅度大约为14倍。假设人均年自行车整车消费3000元,年零配件消费2000元,预计市场规模可达4200亿人民币左右。

赛事是产业的基础

    “我相信自行车产业,不做一些革新,不做一些突破,是不会有期待火爆的市场的。在2009年我做北京马拉松的时候,当年中国一共只有7个马拉松比赛。北京马拉松依然在2009年需要邀请大学生来填这个数量,6年后,现在一票难求。”智美体育集团副总裁宋鸿飞认为,对于自行车项目,一定也会像马拉松一样有这么一个过程。先是了解、熟悉,然后再是喜欢。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民众都是一样的。在智美运行的比赛中有37个城市想重点放在自行车项目上,围绕着城市旅游,自己重点的风景景区,围绕着自己的一些产业形态,做自行车赛事项目的重点投入。 “我们在自行车产业里面,确确实实也感觉到机会的存在,但又缺一些火候。需要大家一起把这个火焰点燃起来。”
    “‘环法’已有百年历史,而我们国内最早的环赛——环青海湖还不到20年。”复星集团新兴服务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龚林认为,赛事是需要时间去磨砺的,未来中国自行车赛事的想象空间是比较大的。
    从赛事来看,今年国内大大小小的自行车赛,包括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以及各种骑行活动总计有3000多场,年增幅达到30%左右。

赛事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发展自行车运动产业的核心是赛事。“环湖赛、环岛赛代表了在华国际顶级赛事,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段钧锴认为,未来可以从顶级赛事入口,去打造一个商业开发的模式。
    赛事是衔接自行车运动全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以“环岛赛”为例,目前其赛事延伸产业已经涉足自行车用品、赛事旅游、赛事特许商品、赛事培训、赛事游戏和赛事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
    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有限公司CEO陈晓华表示,目前“环岛赛”已开始将赛事产业链化,与旅游、文化和金融等契合度高的产业相结合进行运营,同时从相关投融资领域强化赛事运营资金保障。
    据相关报告显示,2014年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共获得经济效益3.7亿元、社会效益1.5亿元元,比2013年同比实现翻番。
    “环法、环意、环西的赛事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应该说是一个国家级的盛会。把赛道本身和其他户外运动做一些结合,比如引入露营、垂钓、攀岩等一些户外运动,通过举办赛事吸引流量,举办户外嘉年华做一个整体的娱乐活动吸引自行车爱好者。”段钧锴分析认为,自行车赛事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可以带动周边旅游产品、消费金额的大幅度提升。“以美国为例,户外运动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了7300亿美元的价值,占到全美GDP的5.54%,其实这个产业比旅游产业占GDP更大,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否有可能以自行车赛事再叠加其他更多的赛事去做一个户外旅游的目的地。”不难看出,作为户外运动中的重要项目,国内自行车运动产业的未来大有可为。

(王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