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改革

  “十三五”时期,我国整体社会发展将处于新常态不断延展的深度改革、创新驱动的新时期。相应的,未来5年体育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驾驭难度更大。总体上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将进入一个开放要求更高、改革任务更重,发展难度更大的改革攻坚期和创新驱动期。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政治领域清风拂面,昂扬向上,支持体育事业快速稳定发展。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看待和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事业看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把体育产业看成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把振兴足球事业看成是顺应人民新期盼,让人民群众增加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实现方式,望之切、情之浓前所未有。可以肯定说,“十三五”时期来自政治领域的全方位支持将更加强劲有力,但同时,体育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也前所未有的艰巨与崇高。
    二是经济领域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带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力量快速崛起将倒逼体育改革。“十三五”时期恰逢中国经济进入战略调整期。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体育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期待甚高,特别是5万亿目标提出后,各类社会资本纷纷进军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正在成为新兴产业拓展产业生态圈和传统产业实现战略转型共同关注的明显行业。各类资本的快速进入,一方面会迅速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另一方面,体育领域市场力量的快速崛起也一定会要求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出适应性的动态调整,甚至不排除在局部领域行政力量与新兴市场力量的冲突与对抗,因此,如何善用市场力量来推动体育改革与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充分关注和很好应对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三是社会领域多元失序,社会整合与社会建设急需体育社会功能在场和发力。“十三五”时期,新常态带来的诸多不适应一定会在社会领域显现,经济先降后稳对人们社会心理的冲击不容小觑,传统产业去库存和结构转型带来对部分群体的伤害也不容忽视,收入水平提高伴随的“贫富差距”拉大,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加速和“未富先老”显现,社会发展产生的“权利诉求”增多,利益格局变化中的“民生短板”凸显,发展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加大,反恐和维稳的任务艰巨,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任务在未来的5年显得尤为迫切。“十三五”时期的体育改革与发展必须紧扣社会建设的这一主线,坚持体育发展的社会本位,积极主动地创新体育在社会建设中独特作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际亲和。
    四是文化领域先行一步,既给体育改革发展带来压力,也提供了协同融合发展的良好机遇。“十二五”期间文化领域以文化体制革命为突破口,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三五”文化领域积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将进一步延续,并给同属社会口的体育系统带来加快体育改革的压力。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时期的持续发展也给公共体育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协同融合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在内容和平台上与体育产业交互融通、共赢发展提供了机遇。借鉴和学习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经验,推动体育事业与文化事业、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是“十三五”体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认真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是科技领域迅猛发展,将强力助推体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当前科技领域多学科集成创新的迅猛势头,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层面推进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都将把科技引领体育发展推到“十三五”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和软件革命也将极大地改变体育的生存和运行方式,倒逼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调整。如何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体育发展的新生态、新机制,也将是“十三五”时期体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总之,“十三五”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将使体育工作进入一个压力和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新时期,和“十二五”相比,可能存在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和科技将成为推动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