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金融:产业投融资仍在摸索中前行
“在体育创业细分领域中,健身、电竞、足球成为融资次数最多的三个项目,共完成97次融资。其中健身项目获得39次投资,电竞紧随其后完成34次融资。”据懒熊体育近日发布的《2016体育创业白皮书》中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15个月,体育创业公司完成了超过257次融资,融资规模达到174亿元人民币。
产业潜力巨大 迎来资本青睐
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每年只有3100亿的收入,如果十年后能达到5万亿规模,这里面有十几倍的成长空间。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强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同样的认识,他认为,相对于其他产业,中国的体育产业刚刚起步,现在还未十分成熟,因此具有很多的投资机会。
“体育产业强大的引擎可能还在于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其实整个民生各个领域都有这么一个新趋势,不只是体育产业要面对,其他产业都会面对。”光大体育基金总裁范南认为,中国体育产业的潜力还来自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从2B慢慢转向2C的趋势,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还会有科学技术的推动,比如传感器在跑步机智能化上的应用,以及现在热炒的AR和VR技术。
体育在泛娱乐领域中最有号召力
“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径依赖,可能媒体出来的朋友们一定重视版权,从体制内出来的运动员一定会强调赛事,做制造业出身的一定会强调需求。我们是金融机构,可能更愿意从上市、从资本的结合度来考虑问题。”范南认为,体育产业的投融资,在这个阶段很像一个成语“盲人摸象”。
投资人看中体育消费升级诉求
“如果一个产业真正开始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化,它是和传媒行业的发展伴生在一起的。互联网和体育之间互相的结合,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体育交付场景变化。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以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和消费升级这两个路径在寻找一个投资机会,所以我们就逐步开始意识到体育可能是一个应该值得仔细思考的投资方向。”刘芹袒露自己的投资理念。
“体育产业是要跨界而生。在单一产业当中要想形成一个特别快速的增长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体育产业和互联网结合,跟视频直播结合,跟场地C端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结合,我觉得总能产生出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机会点。”王啸认为,未来的机会不是当前可以预测的,一定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的,资本可以作为推手帮助中国的体育产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