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品牌赛事平台发展壮大搏击类市场

  6月25日,FF信赢天下世界格斗冠军联赛揭幕在深圳开打。赛前,记者在深圳就自由搏击项目发展话题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竞训三部部长周金彪。

自由搏击俱乐部联赛启动

  周金彪介绍,FF格斗联赛是我国第一个自由搏击项目的职业联赛,意义重大。FF格斗联赛中将有自由搏击项目的5个级别比赛,这5个级别的全国锦标赛前8名选手可以参赛。在进行完全年的比赛后,各级别将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自由搏击第一条“金腰带”,它具有官方认可的权威性。而在产生5条“金腰带”的同时,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协还将根据整个赛程情况,对选手进行积分排名。
  FF格斗联赛在使自由搏击项目发展更加规范的同时,也增加了比赛对运动员的吸引力。周金彪说,作为中心的一个分管项目,自由搏击项目发展到今天虽然已经有了不少俱乐部,但一直还没有俱乐部联赛。这主要是考虑到,作为俱乐部联赛,一旦启动上马就要连续进行下去,因此包括资金、人才等等各方面的保障一定要有充足准备。他强调,自由搏击俱乐部职业联赛不能像目前的一些临时性单场比赛,或者目前一些机构、电视台搞的“show”场式比赛,一旦上马,就要连续性地进行下去。
  周金彪认为,采用俱乐部职业联赛的赛制,将吸引更多的自由搏击俱乐部参与其中,让目前“散兵游勇”状的赛事市场得到整合,同时也能利用这个赛事平台培养我国的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总局武管中心来说,也为将来参加亚锦赛、世锦赛组建国家队提供了保障。

发展壮大搏击类市场

  据了解,近几年,总局武管中心在泰拳、自由搏击、MMA等项目上组织了多次国外专家培训班,对国内的教练员、裁判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效果非常好。周金彪介绍,去年的MMA比赛打了4季、303场比赛,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项目在国内发展得如此之快——将近30家俱乐部、100多人报名参赛,有些选手一季安排不下甚至要等到下一季。
  总局武管中心竞训三部目前所管的泰拳、自由搏击、MMA等项目都是外来的,在中国落地时,除了技术动作、规则等完全是原汁原味引进来外,还加入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元素,这样也更接地气,在中国更容易“生长”。周金彪说,我们的很多项目在走入市场后,其规则、赛制、理念都需要进行变革。目前我们的对抗项目运动员很多,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一定要调动起来,走专业和职业相结合的路子,而不能仅仅盯着那几块大赛金牌。
  周金彪认为,目前搏击市场虽然逐渐火爆,但整体发展给人有些乱的感觉:国外随便来一位“三脚猫”的选手就可以和国内选手挑战,而中国选手很多连个规范的排名都还没有。他认为,这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希望这个市场能够更加规范,在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让项目不断发展和推进、让运动员个人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而不能让这个项目成为一些公司心血来潮时的玩物。”
  周金彪说,我们一直想搞一个高峰论坛,集合这个领域的所有人,探讨如何呵护、规范、壮大这个市场,而不能相互抬价、拆台,搞乱这个市场。他认为,虽然目前大家感觉还不错,但未来必然会有优胜劣汰的市场调整。

探索武术项目市场化道路

  周金彪介绍,近5年来,泰拳、自由搏击、MMA等搏击类项目在中国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目前,在总局武管中心注册的泰拳俱乐部有60多家、自由搏击俱乐部30多家、MMA俱乐部有近40家。这些项目由于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让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对他们格外青睐,大家举办赛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而管理部门也在着力建立一支专业的搏击类裁判队伍,目前的裁判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院校的、俱乐部的、专业队的。周金彪说,我们对裁判有一个要求,就是他们要通晓泰拳、自由搏击、MMA等全部项目的规则,必须是一个全能裁判。
  目前,总局武管中心对搏击类项目发展高度重视,这也因为搏击项目发展可以是武术未来市场化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周金彪说,虽然市场火爆、赛事繁多,但他一直认为,搏击类项目赛事宁缺毋滥,目前的搏击类商业赛事中,有些比赛“show”的成分太多。而很多俱乐部教练也认为,参加那些赛事的运动员很多精力是放在“show”上面,对技术应用及提高作用有限。因此,武管中心在选取赛事合作伙伴时也都是通过多方面考察,只选取那些具备一定实力、对这个项目发展有强烈责任感和认真规划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周金彪说,目前,国外运动员很喜欢来中国参加比赛。此次FF格斗联赛的揭幕战后,将每月举行一场,最后中国选手中将产生5个级别的冠军、外国选手中也将产生5个级别的冠军,中外选手将进行最终巅峰对决,而明年的巅峰冠军还有可能挑战今年的巅峰冠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