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运营交流研讨会举行

  配套服务不齐全、场馆利用率较低、产业发展缺乏支撑……这是令很多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头疼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些困扰体育场馆运营的困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经营发展的路子。日前,由重庆市体育局和重庆市体育场馆协会组织召开的2016重庆中小城市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交流研讨会在涪陵举行,来自全市的84位场馆代表、专家代表,以及体育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会上,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显忠介绍,目前重庆市累计建成公益性体育场36座,体育馆39座,游泳馆31座,近70%的区县都建成标准的“一场一馆一池”。但其中普遍存在配套服务不全、场馆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刘显忠指出,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应统观全局,不断在运营模式、服务内容、智慧场馆、为民惠民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在体育场馆发展展望、城市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分析、体育场馆运营、体育赛事运营、健康管理趋势、青少年足球训练等方面做好充分工作准备。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市体育场馆协会副会长霍建新就《体育场馆城市功能定位》发表演讲。他认为应当正视体育场馆的城市功能定位。作为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的重要载体,公益性是其首要属性,必须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体育需求,获得深远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另外,体育场馆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并带动互联网、金融业等其他行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专家陈元欣进行主题为《十三五体育场馆发展展望》演讲。他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进行深刻探讨。他认为,场馆服务内容应多元化,以“PPP模式(政府和企业间公私合营形式)”推动体育消费综合体建设投资。

  随后,与会体育企业代表纷纷分享各自经营的历程,从打通体育产业链、智能场馆、口碑营销、“传统企业+互联网”等各个方面就思路、案例进行了分享。会议还设置了实地观摩场馆环节,供代表们实地交流探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