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缺口达70% 冰雪专业人才成热门

  近日,国家人社部正式公示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在9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中,滑雪作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类别列入准入类。这意味着滑雪指导员将“持证上岗”,冰雪人才体系的培养与建立也将随着职业资格认证而进一步提高和规范。
    近年来,随着冬奥概念的升温,我国的冰雪运动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冰雪专业人才奇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参照索契与温哥华冬奥会的经验,完成交付一场高水平赛事,仅体育职能人员就需要5000人。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部长佟立新日前表示,我国冰雪事业在体育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缺口达70%,专业性岗位都需要进行针对性培训。但目前我国冰雪发展的现状是,冰雪场比教练多,以花样滑冰为例,全国专业队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工作的大概就是200多人,而全国滑冰场可不止这个数字。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240座。而全国现仅约有8000名已经注册的社会滑雪指导员,这个数字远不能满足“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需求。仅依靠运动员退役和转型,根本无法满足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而人才恰恰是支撑冰雪庞大产业链的关键。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冰雪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届时包括冰雪机械操作、冰雪场馆运营、冰雪器具维护维修等人才缺口将达10万人以上。
    如何解决人才问题,是冰雪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冰雪人才主要依托院校、行业协会、俱乐部、企业等平台的培养和业余爱好者的参与。但仅以具有资质的冰雪教练的缺口来看,我国受限于知识技术并没有形成冰雪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系。以“冰雪强国”加拿大成熟的冰雪人才体系做借鉴,体教结合或许是助力产业发展的一剂良方。即一部分人培养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其他人则可分流为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很显然,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的2022年冬奥会将是促进我国冰雪人才体系建设,夯实冰雪事业基础的最好契机。
    具有丰厚冰雪资源的黑龙江省,2015年就建立了全国首家以冰雪体育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既填补了自身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的空白,又着眼为冬奥会提供专业的冰雪服务。以冰雪专业为重点,不仅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还实现了学员的订单式培养。2022年的冬奥会筹备部门就向该学院提出了人才培养需求,首批479名学员名单里,将有207名冰雪运动训练专业、32名机械维修专业和164名运动康复和护理专业的学员,将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冬奥会的冰雪服务当中。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也于2016年9月首开冰雪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加速对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冬奥会对冰雪场馆服务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首批录取学员名单中就有退役运动员14人,继续投身冰雪事业建设和发展。
    发挥专业院校的作用,是冰雪人才长期谋篇规划的重要举措。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竞技人才储备,还是市场管理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我们从人才体系培养方面入手,立足长远、精心布局,助力冰雪产业趁势而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