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金帽下的转会市场 参照国际因地制宜

  中国足协颁布的《中国足球协会球员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上个月正式实施。目前已有近百名自然人代理人与法人代理人单位取得合格资质,可在中国足协管辖范围内从事相关球员代理工作。引人注目的是,《规定》里提到:原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经纪人应重新参加培训、考试和注册,方可从事球员代理业务。
    与《国际足联代理人规程》相比,中国足协新颁布的《规定》保留了国际足联已经取消的考试及保证金制度,并强制规定了3%的佣金帽,在当下火爆的球员转会市场中,对俱乐部、球员以及球员代理人合规地开展交易活动制订了准则和规范。

参照国际 因地制宜
   

  根据国际足联转会匹配系统的资料显示,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俱乐部为代理人支付的佣金总额已超过3.68亿美元,相比2015年的2.38亿美元和2014年的2.74亿美元有着不小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足联的深化改革中,已进一步开放经纪人市场、允许非持牌中介介入球员交易。并以《国际足联代理人》替代了原有的《国际足联经纪人规则》,将对代理中介的监管权下放到各个会员协会。
    在《国际足联代理人规程》实施后,国际足联要求各成员国协会将此规程作为最低标准,制定并实施本国的代理人管理制度,并允许各协会根据本国具体情况颁布更严格的代理人规程。在此基础上,《规定》明确指出,代理人要取得相应资质必须通过资格考试,以保证代理人在对足球相应规则、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甚至外语能力上都能达到一定的要求。
    根据《规定》,原先《中国足球协会球员经纪人管理办法》自规定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
    此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经纪人,也需根据《规定》,重新参加培训、考试和注册,才能从事球员代理业务。在代理人管理上,实行保证金制度,顺利注册的代理人需缴纳保证金20万元(外籍代理人3万美金),若自愿放弃或被终止代理人资格的,则可以申请退还。

球市火爆 更需规范
   

  在国内球员转会市场日益火爆的背景下,此次《规定》的实施最引人注目还是强制规定的3%代理费,即通俗说的“佣金帽”。
    根据《规定》,代理人应得的代理费以球员整个合同期内的总收入为基础进行计算,在结合法律法规和行业现状后,规定代表球员或俱乐部的代理人每笔交易应得代理费用总额不得超过球员合同基本总收入的3%和此次转会费用的3%。这对于中小俱乐部的小额引援或许将造成一定影响,但具体实际情况如何,还需要等待冬季转会市场结束后才能检验。
    与此同时,《规定》还明确,球员和俱乐部须向足协公开所有的经双方同意的代理费细节,代理人不得经手转会或与之相关的一切费用。而对于球员交易合同,数字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私密性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从代理人佣金和向管理机构报备做出相应规定,不仅将有效规避转会交易操作上的不规范,也利于管理机构从宏观把控。毕竟具体数额的公布一蹴而就也容易造成俱乐部或者球员利益的损失。
    事实上,在国际足联各会员协会中,公布涉及代理人的转会交易数据的情况也不多见。目前,在国际足联211个会员协会中,只有37个国家选择公布了代理人报告。
青训市场得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足球改革中作为重点的青训在此次《规定》中也将得到保障。如果球员符合《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代理人可以向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从事足球活动的球员收取代理费用。
    与身价动辄千万欧元的外援相比,青少年足球无疑更值得受到关注与保护。在本土优质球员稀缺的情况下,青训市场未来或将成为俱乐部的必争之地。对于尚未具备独立民事能力的年轻球员而言,将自身的足球事宜交由具备资质的球员代理人进行专业打理,无疑更符合市场逻辑。
    目前,球员转会市场越来越国际化,交易细节纷繁复杂,利益相关者同样需要制度予以保障。球员代理人规定的实施,代理人准入的控制,都意在加强对球员交易过程的监控,使得国内足球经纪业务更具规范和职业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