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体育管理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在京举行

  3月2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举办了“中美体育管理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国内体育管理学者名家齐聚北京,为解决体育产业人才缺失与管理发展问题出谋划策。
  按照国务院46号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将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量超过600万人。在国家产业转型战略的支持下,中国体育产业终于迎来了黄金时期。然而,在这一朝阳产业巨大潜能的背后,却因人才缺失而造成种种困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教授认为,中国体育产业亟待补强人才短板,需要包括职业经理人、创新IP设计和运营人才、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育综合体和体育特色小镇管理和经营人才、智慧体育软硬件开发与运营人才、户外运动休闲管理和经营人才、冰雪产业管理和经营等各种人才。
  美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居全球之首,体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管理项目的主任纪文森教授表示:“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体育公司的业务也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对于人才各种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国体育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个行业能迅速学习并适应这一发展的需求。”纪文森以球队怎样运用体育大数据分析进行商业决策为实例,阐述“大数据化是世界体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论坛上一个特别的亮点,是由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推出的思博锐体育管理学习平台。据介绍,该平台依托互联网科技及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师资资源,为国内广大体育从业人员提供无时差、零距离向国内外专家学习体育行业管理技能的机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