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温暖新春 公益体彩 情暖农民

    春运已经开始,有一条文案被媒体广泛转载——“如果你在回家的火车上,看到一些扛着大包小包的人睡在过道上,请多一些体谅。外出打工一年的农民工也要回家和家人团聚。他们不熟悉抢票软件,可能排一夜的长队也只能买到一张站票……”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靠自己的勤劳致富。近年,公益体彩也多次向农民工送出温暖,多地体彩开展“帮农民工返乡”活动。近日,宁夏体彩推出了“温暖回家路 体彩公益行”活动。1月21日至2月3日,每逢单号日期,当天安排7条线路免费送农民工回家,每逢双号日期,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扫描二维码领取红包车票补贴活动。公益体彩用实际行动温暖新春,体彩与广大农民的缘分有更多故事值得我们关注。

法律援助项目 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

  去年12月20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推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发布了《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报告。法律援助项目律师代表、受助农民工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强调,要继续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让农民工讨薪的事件越来越少,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越来越坚实可靠的保障。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优势,加快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简化办事手续,缩短办案周期,及时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要改进服务方式,让农民工法律援助更加高效快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作为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作用,协调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充分发挥“1+1项目”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的职能作用,把服务重点向农民工权益保障倾斜,引导鼓励法律援助志愿者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各实施单位优先办理涉及农民工劳资纠纷和工伤补偿的案件。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对《法律援助助力精准扶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重点解读。
  根据《报告》,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为农民工等五类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万多件,挽回经济损失280多亿元,超过72万人直接从中受益,获得免费法律咨询帮助的群众数以百万计。“近五年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共办结农民工案件近16万件,受益农民工近30万人次,项目资金投入2.79亿元,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共计102.45亿。
  “项目投入产出比为1:36,也就是每投入一元钱,能够产出36元的效益,扶贫成效显著。”佟丽华表示。《报告》显示,近五年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农民工维权项目,共办结工伤案件16907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工伤保险待遇16.68亿元,项目资金投入3190万元,投入产出比1:52,平均为每位工伤农民工追回赔偿款94269元;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40150件,涉及农民工约12万人,追回被拖欠的工资22.35亿元,为每一位农民工平均追回欠薪18641元;办理违法解雇、保险补偿等案件共计44398件,涉及农民工62292人次,挽回经济损失33.44亿元,项目投入资金约8329万元,项目投入产出比达1:40,平均为每名农民工追回赔偿金53676元。“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自创立以来,妥善解决了3人以上的群体性案件超过5.6万件,有效避免了集体上访等情况的发生。在尽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法律援助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

山东 千村扶贫健身工程得民心

  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行业扶贫有关要求,山东省体育局实施“千村扶贫健身工程”。2012至2014年,三年时间为全省3035个贫困村建设健身设施,每村按6万元预算,共投入1.8亿元,项目资金来源为体育彩票公益金。
  各村根据自身场地条件,可选择建设篮球场和6件健身路径器材或13件健身路径器材。为确保器材和建设质量,山东省体育局要求中标企业必需为通过国体认证(NSCC)的企业,并要求企业建设验收合格后,要把每件器材的带卫星定位信息的照片录入到网上,接收公众监督,验收信息和捐赠信息也要录入到网上。“千村扶贫健身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健身环境和健身条件,进一步推进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欢迎,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安徽 篮球大赛丰富文化生活

  安徽省美好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是安徽省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安徽省万千百农村体育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安徽体育局采取多种措施广泛组织开展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积极推进安徽省“农村体育活动”民生工程的实施。
  自2009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全省市、县、乡镇、村自下而上,层层选拔,每年5月至8月由各县(市、区)、乡镇举办村级、乡镇级、县级美好乡村农民篮球赛;9月由各市举办各县(市、区)组队参加的市级美好乡村农民篮球赛;10月由省举办全省美好乡村农民篮球大赛总决赛。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农村体育活动”民生工程推动了农村体育场地建设与利用,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
  在举办农民篮球大赛过程中,加强赛事与体彩宣传相结合。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给予赛事以极大的支持,每届比赛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省、市、县三级体彩公益金。

宁夏 开辟农民健身新空间

  宁夏体育局十分重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宁夏体育局都要下发通知,指导22个县、市(区)开展“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活动。
  这项活动每年均给予80余万元的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占资助总额的30%以上。
  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宁夏体育局从2008年开始,连续多年利用农闲时节举办“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活动。活动遵循了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了不同对象,不同类别,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活动,有190多个乡镇、2000多个行政村组队参赛,先后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篮球、拔河、滚轮胎、踢毽子、插秧、掰手腕擂台赛、乒乓球擂台赛、抢收粮食进仓等项目,年均举办体育健身活动2万多场次,直接参与健身活动的农民群众达20多万人次,观赏受益的农民群众达100多万人次。通过“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的开展,引导农村居民投身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当中,活跃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推动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开辟了农民体育健身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组织举办“百乡千村农民体育活动月”活动,借助政府投入,吸纳来自社会的资金,建立宁夏农民健身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群体格局,积极将宁夏的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向纵深推进。
  宁夏体育局在两个县区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将村级体育场地和设施纳入建设范围,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体育健身设施、器材和场地,以及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宁夏还拨出专款对农村损坏的场地和器材进行维修更换,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健身提供便利条件。

山西 行政村体育场所“全覆盖”

  山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以篮球场、健身路径等为主要设施的农村体育活动场所。近年来,山西省体育局着眼于“顺应群众想健身、盼健康的要求”,依法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被广大农民称赞为“惠民工程”、“幸福工程”。
  特别是2011、2012年,山西省体育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全力抓好落实。2012年9月,实现了全省行政村体育场所“全覆盖”,同时,还为具备建设条件的2549个自然村建设了体育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比2005年近翻了一番,提前实现体育总局提出的“到2015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的目标。2012年9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以山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为专题,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2012年12月,山西农村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被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评为2012年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十大体育新闻之一。
  2013年,山西省体育局整合国家级、省级体彩公益金4560万元,扶持825个乡镇建成全民健身活动广场。2014年,再整合国家、省级体彩公益金1855万元,扶持建设371个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实现全省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工程全覆盖。

浙江 两万小康体育村展新貌

  2006年浙江省提出了实施扶持贫困村计划,每年建设小康体育村3000个,有效改善农村的健身条件。浙江省的农村体育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并将浙江的新农村小康体育建设工作纳入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项目,并于2007年在全国推广。截至2013年底,省级资助小康体育村20627个,省级体彩公益金投入达2.7亿元,有力推动了浙江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省、市、县共同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在器材配置上予以支持,形成合理、稳定和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省财政将把小康体育村建设作为一个得分项,纳入“浙江省地方体育事业发展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支持各地小康体育村的建设。
  摸清情况,合理规划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小康体育村建设的选址、项目安排至关重要。在具体规划中,要求各地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与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相结合,突出“健身、实用、优化环境”,使“小康体育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享受到运动健身的乐趣。二是与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相结合,达到既方便群众健身娱乐,又美化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住环境的品位和档次。三是与农村群众的健身需求相结合,根据建设要求,进行前期调研,确保拟建设施能够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四是要求创建省级体育强县(市、区)的单位,要把此项工程与创强工作相结合,加快乡镇体育设施建设步伐。
  充分利用健身场地,多组织群众开展体育赛事是农民健身的保证,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指导,以及建立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健身的积极性和效率。发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还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配合。只要组织到位、骨干到位、活动到位,农民群众就会投身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就更显著。

重庆 农民运动健身零距离

  近年来,重庆市加强群众身边的场地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汇集力量,发挥“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在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逐步增长。为此,重庆市加快了“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建设的推动力度,在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建设乡镇健身广场。2009年至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市体育局在重庆市资助建设247个乡镇(街道)健身广场,市级彩票益金投入过亿元,新增农村健身场地面积83万平方米,日均锻炼8万人次,年均锻炼3千万人次,惠及农民近千万人。
  重庆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提出了“市民村民同待遇,体育场地全覆盖,运动健身零距离”的建设目标。与此同时,重庆市还通过培育和建设2817个体育中心户,培养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全民健身服务和指导深入农村最为基层的“末梢神经”。
  在乡镇健身广场的修建中,重庆重视建设标准和质量,出台了《重庆市乡镇体育健身广场建设方案》,有室外型和带附属用房两种类型。其中: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综合活动场地,4张乒乓球台、一套全民健身路径等,面积不少于2330平方米。自2009年以来,重庆市已有26个乡镇体育健身广场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称号。

江西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江西省“运动·同一片蓝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于2012年,目前已成为江西省的一个品牌活动。江西省体育局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里列出专项经费预算,由江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具体组织实施。
  江西省“运动·同一片蓝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是深化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营造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成长的良好氛围,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于2012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开始正式启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2012年国际志愿者日,协会现场为青山湖区城东学校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并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为学校师生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2013年,协会又带领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者们来到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和新建县溪霞镇中心小学开展“运动·同一片蓝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协会除向农村赠送了急需的体育用品、器材和健身图册以外,还组织了以世界冠军、亚州冠军、全国冠军和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为当地群众进行了武术套路和散打的表演,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的教学指导和互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宣传和测试。
  “运动·同一片蓝天”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逐步改善江西省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体育知识缺乏、健身意识不强、体育器械不足的状况,帮助他们强健体魄,强壮心灵,增强自信心,树立自强、拼搏、奋斗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社会适应力,培养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转自1月25日《中国体育报》08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