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各地抢抓“白色”经济增长点


张家口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四季小镇

  随着福建省出台《关于抢抓机遇发展冰雪运动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提出要经过5年努力力争实现冰雪产值达企业总产值15%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目标,南方制造业大省对冰雪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当下炎热的秋老虎,冰雪经济日益成为“白色”经济增长点。

  地处北纬30度以下的福建在地缘上并不具备冰雪优势,但作为制造业大省,福建布局体育产业已有多年。在《措施》中,福建省提出要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与冰雪场地等单位联合开发冰雪装备,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运动器材装备、防护用具、设施设备等冰雪用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企业进军冰雪装备制造领域等。福建省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适时推动召开一次全国冰雪项目福建区域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会,将冰雪项目列入福建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其中一个版块,在全国及福建省内举办的各类体育博览会上增设福建冰雪发展专区,鼓励国内外社会资本投入福建冰雪运动发展,并推动一批项目落地生根。其中提到将重点推动安踏、特步、361°、匹克等福建省本土知名体育制造企业加大冰雪服饰、装备等市场份额,经5年努力力争实现冰雪产值达企业总产值15%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

  尽管《措施》日前才下达,但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安踏早在2017年已踏出布局冰雪第一步,跻身2022北京冬奥会最高级别的赞助层级。今年4月2日,安踏集团“北京冬奥会备战保障工作室”在厦门揭牌并正式投入使用。正因为有诸多制造企业的加持,福建所推出的《措施》中所提到的50亿并非妄言,安踏2018年营业收入实现2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4%。

  越来越多的省市将冰雪作为新增长点,而作为老牌冰雪大省的吉林也在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吉林省冰雪旅游总收入要达到2000亿元。早在2016年9月,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史机遇,以满足冰雪消费需求为主线,以冰雪旅游为本体、冰雪体育为基础、冰雪文化为引领,强化冰雪产业优势集聚,构建吉林特色的冰雪产业体系。到2020年,吉林省将初步建成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全产业链,使冰雪产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近3年过去,吉林省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保障,冰雪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以吉林市为例,位于北纬42度到44度之间的吉林市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著名的粉雪基地之一,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吉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吉林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吉林市雪场资源空间布局规划》《泛北大壶区域冰雪产业发展规划》等,2018-2019年雪季以来,吉林市接待冰雪游客突破2590万人次,比上一年度增长15.1%;旅游收入超过440亿元,增长18.9%。其中北大壶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46.7万,增长55.7%,增速全国第一,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55.2万,增长45%,接待人数排名第一。“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并不会满足于此,和同纬度的其他粉雪基地相比,我们的滑雪场滑雪人次尚未突破百万,打造寒地经济带还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张瑞林表示。

  各省市希望“好风凭借力”的同时,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地之一的张家口市也在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提出到2020年冰雪产业规模达150亿元,其中冰雪装备主营业收入20亿元,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含场馆四季运营),占全市GDP总额达7.9%。近日张家口印发了《张家口市2019年冰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2019年,签约冰雪产业项目30个,落地20家,6个项目实现投产。2019-2020年雪季,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235万人次以上;承办国际、国内知名赛事6项次以上。2019年,力争推动崇礼区成功创建省级滑雪旅游度假景区。2019-2020年雪季,全市冰雪旅游游客突破6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目前张家口已有张家口高新区和张家口宣化区两个冰雪装备园区,法国MND滑雪设备制造项目、美国M3千禧世代雪板装备研发制造项目、瑞士巴特莱索道生产制造项目、清投智能滑雪机项目已落地,后续已签约待入驻的企业还有20多家。目前产业园为入驻企业出台了四方面优惠政策,包含三项补贴、两项优惠、四项奖励、五项支持。力争到2025年,打造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形成若干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产业规模大的冰雪装备企业,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河北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建海介绍。

  九月将至,“秋老虎”的热量即将散去,冰雪的热度会越来越高,随着新雪季的到来,“白色”经济的带动力量将得到新的实践证明。(转自8月30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