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回眸:体育文化篇--“四重奏”升起领航之帆

    2011年,“文化”成为一个年度关键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事业迎来新契机。而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体育文化”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回首2011年,体育文化事业犹如一部经典、完整并且激昂的交响乐,逐渐贯穿、渗透于体育发展之中。“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领导体育。需要我们用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体育,用文化的角度重新规划体育,用文化的深度认真研究体育,用文化的厚度踏踏实实干体育,”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孙大光这样阐述文化与体育的关联。

    第一乐章:召开首届全国体育文化工作会议

    这一年,体育文化事业经历了四件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大事件,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体育文化工作会议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7月,这一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总局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及新闻媒体代表共120余人参会。会议代表就《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并就如何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等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会上,6个地方体育局和4个中心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各自开展体育文化工作的经验。此外,21个省区市体育部门和总局21个直属单位提交了开展体育文化建设的汇报材料。

    “要从大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体育。体育是文化,体育有文化,体育需要文化。”孙大光说,“体育还有很多有待挖掘的文化。每个优秀运动员都是一本书,每块金牌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我们要通过寻找载体、搭建平台、组织活动,让体育文化深入人心,让体育系统的每个人都拥有体育文化的意识。”

    第二乐章:起草上报《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见》

    2011年,《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起草完成。《意见》是在2010年调研、座谈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而成。随后经过多次座谈与研讨后,进行了14次修改,最终于2011年11月上报国家体育总局。

    孙大光说,《意见》的下发将会对体育系统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也将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第三乐章:举办首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好玩、新奇、有趣等等是人们给首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贴上的标签。去年12月,首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除主题、专题和互动展区外,博览会还设有体育历史回顾、民族体育文化、中国古代体育的特殊贡献、中国现代体育的风采展示、体育老照片、体育收藏精品展等板块及明星签售区等。博览会上共有近70个单位以不同形式参展。

    此外,博览会期间还举行了全国好家庭健身挑战赛、北京市东城区全民健身成果展示、“京都球侠”颁奖典礼、首都大学生健身操、啦啦操邀请赛及花式篮球、街舞表演等活动。作为首届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体育文化与经济论坛也在北京举办。

    为期4天的博览会,共有来自全国体育系统、体育文化企业、赛事机构、博物馆、院校、北京市民等数万人前去观摩、体验。

据孙大光介绍,未来每年都将举办一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项体育文化的品牌活动。

    第四乐章:召开首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

    “只看到高楼大厦,不一定能真正了解北京,而了解了四合院才能更好地了解北京;只看到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不一定能全面了解中国体育,而了解武术和内涵丰富的‘三民体育’,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体育。”孙大光对发展“三民体育”充满了信心。

    “三民体育”即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和民俗体育。孙大光认为,中国体育既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体育文化。中国体育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的魅力和文化影响力,要形成自己的体育文化风格。而“三民体育”将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

    “三民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传承“三民体育”便成为重中之重。2011年10月,中国首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召开。会议共收到征文189篇,入选大会发言论文70篇,墙报交流论文57篇。共有140位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者出席会议。

    政策引导、会议研讨、经验交流、组织活动等等,都是为了引导体育人更多地关注体育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人人肩负起促进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任。其中也包括去年12月第三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的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集藏活动走进了世界冠军的摇篮、走进了新中国体育的开拓基地、走进了体育集邮与收藏根据地、走进了大学校园、走进了俱乐部、走进了文博会,《体育文化导刊》纸质印刷版全年印发26000多册,电子版期刊发行2200多册;按期出版发行了2010卷《中国体育年鉴》,2010卷全册文字总量达300余万字。可以说,体育文化事业在2011年拥有了开创性的进展,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新机遇。(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