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骏——“玩”人者必被“玩”

    中文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严谨的语言,一个词可有多种搭配,因此经常引起歧义。比如“足球工作者”,就可说成“干足球的”,“搞足球的”,甚至“玩足球的”……

    当然,作为调侃,这个世界几乎一切都可以“玩”。玩政治,玩经济,玩科学,玩影视,还有听上去就很危险的玩钱、玩火……但若一件事、一项事业,需要认真的态度,你却在“玩”,其结果就可想而知。

    “大玩家”朱骏以“玩游戏”出身,后玩起了足球,一玩就是数年不撒手,但玩的如何?

    好几次他差点把上海足球玩到山穷水尽、天怒人怨,只是靠“玩游戏”起家的“技艺”和金钱底子才转危为安。直到这次先玩来阿内尔卡轰动一时,赚足“关注度”,但很快又玩了个架空蒂加纳、把“坏小子”阿内尔卡弄进教练组的臭棋,把自己玩到了悬崖边、玩不转了,连他自己都直呼“不想玩了”。

    一路玩来,劣迹斑斑的朱骏把不少人都玩了进去。2005年底从买上海中邦踏入足坛,但转手与申花合并就把中邦玩没了;6个赛季6任主教练,用吉梅内斯暗渡陈仓到吴金贵,但同时又瞄上贾秀全;一边与贾秀全玩花前月下,转身就与布拉泽维奇暗送秋天的菠菜;老布去国奥,奚志康属临时救火……朝三暮四之下,无论本土、外籍教练,皆如被人驱赶的走狗,一个赛季就匆匆走人,什么梯队建设,俱乐部文化,海派风格、夺冠大业,玩去……

    自己坐上教练席换人、指挥比赛,访欧热身自己下场与利物浦球员试脚,朱骏一度真以为足球就是他玩于股掌的“魔兽”,他什么都会玩、都能玩?

    买进阿内尔卡前,朱骏也买过不少好球员,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球员在申花表现平平,甚至被当成“边角废料”,但一离开申花便生猛海鲜起来,尤其反身面对旧主申花时,更如恨不得鞭尸才足以平息心头怒火。最典型的例子是2009赛季,毛剑卿、巴尔克斯等三球员免费出租“保级困难户”深圳,结果巴尔克斯大半个赛季就登上射手榜首,毛剑卿如下山猛虎般勇猛,深圳凭此一路保级成功。而申花整个赛季锋线捉襟见肘、进球寥寥。直到毛剑卿转会北京,面对申花仍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玩”到这份上,夫复何求?

    新赛季5轮1胜2平2负仅积5分,排名倒数第三,主场输给双线作战、状态低迷的天津,内忧外患,申花眼看又玩完了。但“蒂加纳后遗症”还远没结束,朱骏想以各种不堪之手段逼蒂加纳自己辞职离开,以“省下”200万欧元违约金,但据说见过世面的法国人早已请好律师,准备与之玩个鱼死网破。也是蒂加纳事件,引发出曾效力于申花的多名球员张玉宁、李玮锋、郜林、杜威、孙吉、陈涛等,皆因签下阴阳合同而在转会时被朱骏赖掉违约金的旧闻。

    “玩足球”不仅是玩场上的战略战术,玩433、352、361阵容之类,更多的是场外的职业化管理,公平竞争、以德服人,但朱骏都玩了些什么下三滥?

    利用球员煽风点火,背后诋毁蒂加纳,“我昨晚听说队员集体翻了毛腔,说蒂加纳来,我们就不踢了。”“相比老布,蒂加纳死样怪气,没激情……”;解聘蒂加纳4名助手,扶阿内尔卡上位,代替蒂加纳出席发布会、带队训练、比赛;对天津之战,朱骏还学宋卫平当年羞辱吴金贵那样、让蒂加纳坐在替补席做摆设,蒂加纳拒绝并比赛中途离开包厢,但却被朱骏派人用摄像机拍下,以作为他没有履行教练职责的证据……

    上海足球、中国足球岂能如此玩法?别说这样玩注定出不了成绩,就是偶尔用钱堆出成绩,也无法弥补其对足球、甚至社会风气的破坏。如果说朱骏玩足球最大的资本是他的“民营资本”,那这点资本根本不足以让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凌驾于更多人的利益之上,朱骏必须受到约束。

    朱骏自己在微博上说,“人生无非是笑笑(玩玩)人家,再被人家笑笑(玩玩)而已”。这话没错,玩人者必被玩、必玩完,这是个历史规律。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