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不足影响人力资源质量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应该毋庸置疑了,无论从人口、地域,还是从经济、体育等方面来讲都是。但从其他许多方面来说中国是强国吗?还说不上,所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努力从做大到做强。比如我们体育界,正在豪情满怀地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
    另外,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说,有关方面也正在往强国路上奔。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却说,如果普通大学生的体质没有明显提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无从谈起。
    每年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他们分布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岗位,并会逐渐成为骨干,这会是个多大的数目?它对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影响力会有多大?就今年,据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就多达680万人。经过多年的累计,这个数目很是惊人。如果他们大多是些身体素质并不过关的毕业生,我们又能指望他们多少呢?国家又能往他们肩膀上压多重的担子呢?
    一项实施于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现,19~22岁年龄组的学生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如与2005年相比,该年龄组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厘米、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秒、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厘米、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秒、1.87秒。
    跑不能跑,跳不能跳,这还是我们朝气蓬勃的接班人吗?这不是暮气沉沉的“老学究”?我们的国家是准备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吗?
    造成如此的尴尬局面,与大学生在上大学前体育教育的缺失脱不了干系。一项较小范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周主动参加三次以上训练的人数,女生不到40%,男生不到65%,并且锻炼时间短。分别还有28%的女生和20%的男生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42%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活动时间在1小时的学生仅占40%。这表明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非常低,也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大学之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没有加强对体育态度、情感、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至于到了大学阶段已经成年了的大学生们没有自我健身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他们大学之前的体育教育之失败的程度。
    那么,体育教育基础没有打好、到了大学阶段基本完成了“长身体”过程的大学生,是否还能亡羊补牢,补足之前在体育教育方面的“缺课”呢?答案应该是肯定,但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只是目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也并不乐观。王登峰近日在一次全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展示及经验交流会议上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高校体育工作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有没有位置,缺乏针对体育的评价机制,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当然也难以完成刚要提出的目标。
    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正成为制约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国家重视,形成一种国家力量来全力解决之。

(马艺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