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少体育——孩子的暑假谁做主?

    “暑假期间,大家都做什么了?”读书时,暑假结束开学后各科老师都会抛出这个问题。当然,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一直“宅”在家中,有人走近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人感受了异域风情,有人学会了一项技能,有人穿梭于各种辅导班……各有各的“忙”,各有各的“盲”。而这“忙”与“盲”中,又有几分与体育相关?


    情景一:一知名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一个分部设在临街位置,独栋小楼,门口有个不大的院子。路过时,总能看见院子锁着门,这大概是出于安全考虑。院子里的孩子们在课间玩着各种游戏,踢毽子、跳皮筋、扔沙包等等。院子不大,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甚至有些拥挤,但是孩子们在这一片小天地中开怀地笑着、闹着。
    点评:孩子们爱玩儿的天性表露无遗,也许他们中不少人每天盼着的就是这短暂的课间。暑假补课是很多孩子的统一日程,相信他们中的不少人是被家长“安排”去的。与其说是孩子们的暑假,不如说是家长间的博弈。因为这暑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影响着孩子未来人生走向,是让孩子释放天性,还是步步效率地走向成功。其实家长也难,难在决断,“别人家的孩子都上辅导班,他不上就落后了”的想法异常普遍。体育最根本的健身功能和强大的育人功能被很多家长忽视。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项体育技能,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都是可以伴随孩子一生的财富。这难道不是给孩子最好的投资?
    希望家长扭转观念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求在苦口婆心中有所收效。不求暑假成为锻炼高峰期,只求暑假别缺少了锻炼。在学校,有体育课、大课间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暑假期间,就需要家长的引导。


 

    情景二:北京海淀区某菜市场内一水果商户做着生意,她的孩子坐在一旁摆弄着电子秤。当然,还有不少孩子“宅”在家里,看书、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好几天不出家门。

    点评:和城里的孩子比起来,不少村里的孩子暑假里还要下地帮家里干农活儿。繁重的农活儿“造就”了农村孩子结实的体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相信他们也希望能有各种体育器材,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篮球是农村孩子接触最多的项目,他们缺少最根本的体育设施,有的孩子甚至没有打过羽毛球。而城里的孩子并不缺少体育设施,他们缺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把孩子带在身边,把他们留在家里,都是最放心的选择。
    一位北京重点中学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暑假期间没有组织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只在临近开学时举办小规模的免费中考体育提高班。暑假期间部分学科组织了夏令营,但学校没有组织与体育相关的夏令营。
    让想锻炼的孩子有地方去、有活动可以参与,就需要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发挥作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让孩子们有地方锻炼,学校、社区组织体育活动,让独生子女们有伴儿一起玩。当然,免费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运转的机制,而不是解决暑假之急的短期行为。


    综述:记者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足球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清一色是男生。是的,踢足球的女孩子少之又少,但是还有那么多适合女孩子参与的运动却没有开设夏令营。孩子们的暑假,需要体育元素,而这需要社会提供条件,家长给予引导支持。体育锻炼本身也需要更加丰富多彩以及更低的花费。套用一句广告语: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