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残奥健儿——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独属于我的存在。到我的世界来,无论贬与褒。这就是我的世界,在这里,我有我的骄傲,”当伦敦残奥会主题歌《我就是我》在“伦敦碗”上空飘扬的时候,你是否为之动容?反正,我是被感动了。
    当袁艳萍仅用5秒钟就以“一本”战胜对手,赢得中国盲人柔道队在本届残奥会中的唯一一枚金牌时;当双腿截肢的24岁美国小伙子鲁迪·加西亚-托尔森参加田径和游泳两个大项比赛时;当没有右臂的非洲小伙哈桑在扭伤了脚的情况下,用11分23秒50的成绩坚持跑完1500米时;当……
    伦敦残奥会上,这样的镜头一遍一遍地冲击着我们的视线,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对于残疾人来说,体育是个平台,也是个舞台,是他们展示尊严、实现自我价值的极好方式。然而,对于患有不同伤残的他们来说,每一跑都无比艰难,每一跳都历尽艰辛,每一投都超越极限。也许,他们的比赛不那么精彩,对抗不那么激烈,成绩不那么优秀,但每一位残疾人运动员都是比赛的胜利者。这也许正是残奥会的精彩所在、魅力所在吧。
    然而,面对残疾人运动员,我想,不应该只是感动,还应有更多的东西,比如学习。他们勇于挑战身体潜能、在赛场上迸发出的顽强意志,值得学习;他们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值得学习……
    日前,伦敦奥运会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到香港访问,期间代表团多次被问及是否应该把金牌运动员的成就写进教育课本中,跳水双料冠军吴敏霞这样回答:冠军只是表面,运动员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艰辛。是的,金牌是用多少汗水和泪水铸成的,无法估量,那么,一位残疾人运动员的成绩背后,更是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和艰辛吧。
    如果要把金牌运动员的成就写进课本,我坚决呼吁增加一个残疾人运动员的故事。
    9月2日晚,央视推出了大型章回晚会《开学第一课》,姚明、叶诗文、焦刘洋、徐莉佳、陈一冰等运动员客串了一把体育老师,他们以自己的运动经历,向学生们讲授体育的真谛。我想,如果这些“体育老师”中能多一位残疾人运动员,那么他们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对体育的热爱,是不是更能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如果要让金牌运动员客串“体育老师”,我坚决呼吁明年的第一课上“聘请”一位残疾人运动员。
    “我就是我”!是的,你就是你,无人能够替代!

(邢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