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世俱杯天津女排出局——把失利当成经历

    天津女排以两连败结束了本次世界女排俱乐部锦标赛的征程,让人惋惜,但失利未必意味着失败,失利本身也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天津队此次多哈之行开了中国俱乐部首次参加世俱杯赛的先河,两场小组赛,全部由本土球员组成的天津队先后与拥有多名巴西国手的索莱斯队和纯外援组成的拉比塔巴库队交手,在两种不同技战术风格和打法的对手面前,天津队技战术体系上的问题不少。
    世俱杯首场比赛,天津队一传到位率较索莱斯队低了近15个百分点;次战后排技术略粗糙的拉比塔巴库队,天津队一传到位率也比对手低了1个多百分点。一传既是天津队这支技术流球队的生命线,也是以往她们的技术长处和特点,但在本次世俱杯上,天津队的一传在欧美选手的发球冲击下表现非常不稳定,必须从基本功和思想作风等方面做好总结。此外,拦网和攻击力不足也是天津队此次世俱杯暴露出的技术问题,需要教练组通过丰富技战术手段以及在人员组合上再动些脑筋。
    有问题,也有亮点。两场比赛天津队无论新老队员,在防守中均展现了顽强的风格。此次出战世俱杯,天津队派上了王宁和张晓婷两名年轻副攻,两员小将的身体条件是近年来天津队副攻线相对较好的,此次世俱杯赛也有不错的表现,与拉比塔巴库队的比赛中,张晓婷得到了全队最高的15分,王宁也贡献了9分。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两员小将的拦网意识和扣球力量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能够通过失利发现问题,找到差距,失利就不是坏事。即将开始的新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以及明年的全运会,对于天津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能够在大赛前用世俱杯热身,是备战联赛和全运会的一次良机。在世俱杯赛场上,天津队的对手与国内其他俱乐部选手的风格、打法完全不同,两场比赛能够让如张晓婷、王宁、李莹等年轻队员获得与目前世界主流打法的巴西高水平选手和欧美一流运动员交手的机会,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些代表着天津队未来的年轻选手,若能够通过与高手的较量看到差距,并很好地总结自身的不足,这次世俱杯的经历对于她们的成长,对于天津队的未来有益无弊。

(苏  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