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身场所——健身环境还需文明素质来维护
我家附近有一个龙潭西湖公园,因为离家近,该公园成为我们小区居民早晚健身、饭后遛弯儿的首选之地。
然而,我却更愿意到离家稍远一点的天坛公园去遛弯儿,因为天坛公园管理更加严格,宠物、自行车不能入园,从而也更能保证人们健身有一个安全、清洁的环境。
龙潭西湖公园并不是允许人们进园遛狗、骑车,门口牌子上也有明令禁止的告示,但因为工作人员看管不严,一些素质不高的居民便“乘虚而入”。
近日看到报道说,上海花溪路上新建的塑胶“百姓健身步道”不仅附近的居民拍手称好,也成为狗狗们的“健身场所”。于是,在步道上跑步、健步走的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影响了健身情绪还不算,甚至引来市民间的争吵。其他的与这条健身步道不相称的现象还有,助动车、儿童自行车穿行其间,吸烟者的烟灰、烟头弹落其间(塑胶材料遭遇烟火极易受损),高跟鞋踩踏其间……一条为民谋利的健身步道,很快便成为居民矛盾冲突的集中地,与和谐社会的气氛极不相符。
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维护,好的健身环境也需要大家来爱惜。对此有居民就呼吁:“健身也要讲文明,这样路才能走得长。”
同时,我们有关的管理人员也要尽职尽责,对公共健身场所不文明的行为要及时劝阻,不要让刚建立起来的良好健身氛围受到污染。
(马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