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一想法早过时了

    体育与我,算是意外“邂逅”。从小并没接受过系统训练,身边人又认为“学体育没前途”。高考报志愿时,体育院校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面对升学,“狂补”文化课成了眼前唯一的出路。然而,一次偶然间得知的考试,却改变了我的命运。
    这一考试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展开,包含100米、800米、立定跳远、铅球以及专项测试。虽然我并没有所谓的专项,但毕竟从初三开始就狂热地爱上了篮球,应付考试应该不在话下。一场考试下来,各项测试中不错的名次,以及篮球专项取得的满分使我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这场考试让我从焦头烂额的文化课中摆脱出来,二本线的高考成绩与92分的体育成绩使我顺利升入理想院校,成为校园中学习与体育才能并存的“复合型人才”。此时的我深深意识到,体育已不单单是一种爱好,它已成为将伴随我四年、乃至一生的事业。只有运用好这块“敲门砖”,才能为今后步入社会铺好路。
    我先将篮球二级运动员证、篮球裁判二级证、教师资格证等就业所需的“硬货”统统收入囊中。此后又陆续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俱乐部教练、企业篮球赛裁判、综合类大学体育代课老师……
    忙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这四年间的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无一不伴随着篮球与体育的身影。四年的积淀,如果能换来一份体育领域的工作自然是再好不过。而面临就业,我不免担忧,外界对于体育生是否还持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看法?
    招聘过程中,我发现想成为外聘制的体育教师,或是小规模健身俱乐部的篮球教练并不难,虽然仅限于这两个领域,但招聘市场对这两个职业的需求量还算大。然而更令我欣喜的是,其他领域的企业也早早摒弃了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反而对有过运动训练经历的求职者尤为青睐。他们认为体育生普遍性格比较阳光,生活态度积极,为人直爽,工作中能够承受较大压力,肯吃苦、心理素质过硬。
    体育生已逐渐成为健康形象的代名词,对于我们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想法早就过时了!现在我已成为一名篮球教练,继续感受着体育带给我的快乐,体育将成为终身事业,伴随我一生。

杨心源(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