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足球东亚杯——3比3平日本是种假象
不少人都在某个时间和地点有“曾经来世过”的感觉,但其实从来没有,科学对此解释为“记忆的错觉”;处于最低谷的中国队在“东亚杯”3比3奋勇扳平日本二队,很多人引以为傲、甚至视为危难之中的旷世奇作,但却不过是中国足球此前多次“曾经有过”。
这甚至是种危险的假象和轮回——输掉最关键的世界杯、奥运会预选赛比赛后,没找到和解决最致命的问题,却在接下来非最关键比赛,如亚洲杯、亚运会、邀请赛……上“绝处逢生”。这种假象掩盖了最致命的问题,及下次最关键的比赛,中国足球又一如既往栽在同一个坑里,如此周而复始,每况愈下。
苏永舜率兵“一只脚踏入西班牙”、功亏一篑,虽有沙特主场0比5假球输新西兰之因,但国足科威特客场没能“打平即可出线”,与新西兰决战新加坡没能一举拿下,是中国足球后来屡屡不能“赢得必须赢得的比赛”的最早案例和根本“病因”。风雨飘摇之中,曾雪麟接任,印度金杯赛1比0击败缺马拉多纳的阿根廷,决赛仅0比1输波兰夺得亚军,接着亚洲杯夺得亚军,但就在国人以为国足已脱胎换骨、走出阴影之时,国足却在“5.19”一头栽在中国香港队脚下。
高丰文接任,亚洲杯进半决赛,奥运会预选赛客场“打平也出不了线”下淘汰日本、进军奥运会,但最关键的世界杯预选赛“六强赛”遭遇两个“黑色三分钟”,以最悲剧方式出局。此前高丰文曾率国少进世少赛8强,率国青世青赛打出壮怀激烈,张吉龙当年称高丰文“丰”字预示“好事成三”,但他最终还是倒在最关键栏架前。
前南斯拉夫曾被称为“友谊赛世界冠军”,世界杯却从未正常发挥。中国队骨子里也如此气质?你不脱胎换骨、刮骨疗毒,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另一位优秀本土教练徐根宝在“打平即可出线”之下,开场9分钟被韩国队连下三城、痛失巴塞罗那奥运会出线权之后,中国足球进入“施拉普纳时代”。但洋帅并不能改造国足根深蒂固的气质,“施大爷”也前赴后继地掉进同一个坑里,率队亚洲杯夺得第三,却随即世界杯预选赛第一阶段折戟沉沙,“假象”再次害了中国足球。
戚务生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模式,亚运会夺得亚军,最关键的十强赛再功亏一篑。只有神奇的米卢打破了这一规律,但更高层次上、更关键的世界杯比赛,国足再暴露出“最关键比赛掉链子”的病态气质。
阿里汉也率队亚洲杯夺得亚军,然后世界杯预选赛第一阶段出局。杜伊上任,亦先土伦杯夺得亚军,亚运会打进前四,但奥运会、世界杯20强赛“最关键的比赛”一败涂地。几十年来,中国足球一直在这种“最重要的比赛失利——无关紧要的比赛绝处逢生、貌似止跌回升——再最重要的比赛中失利”的怪圈中徘徊。
连训练完都要回自己花园喝茶的霍顿、只把比赛录像看得滚瓜烂熟的朱广沪都曾率队东亚四强赛或击败日本、或夺冠,高洪波更是热身赛胜法国、东亚四强赛3比0击败韩国、平日本的“前所未有的胜利”、重新点燃起希望。但他上届亚洲杯小组赛“只差一步”没出线,除说明邀请赛一点都不值钱和最重要的只有“赢得最关键的比赛”外,中国足球“最关键的比赛”也一路从世界杯预选赛滑坡到了亚洲杯预选赛。
从这个意义上讲,国足1比5输泰国绝对是好事,否则卡马乔再混到连亚洲杯都进不去,2018年世界杯就彻底耽误了。
且不说国足对攻击力更犀利的东道主韩国和身体更强壮的澳大利亚会如何,一支两天前还在打J联赛的日本二队、根本无法与上届即将出征南非世界杯的日本队相提并论。且被日本队攻入的3个球,暴露出太多的防守问题,组合如草台班子、如站桩,杜威早已难堪大任,恒大球员表现大失水准,少了外援,郜林没任何威胁,许家印种种“爱国条款”形同忽悠。只有傅博的换人,于大宝、王永珀、张稀哲和孙可表现出的个人能力几个亮点,可聊以自慰。
一场连“小胜不足喜”都算不上的平局,切莫成掩盖了必须刮骨疗毒方能治愈病根的假象。
(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