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足球——中超能更“大”更“超”些吗?

    一场大雨中的北京国安对江苏舜天的中超比赛,工体竟坐满了43000人。三天前,国安客场对恒大,天河体育场坐满近5万人,先不说比赛内容,这两个上座率数字本身已足够震撼。
    权威人士指出,这几乎是6万座位工体的最大容量。除去因安全原因空出与客队球迷相邻看台,球门后面的“视角盲区”……国安主场门票一直供不应求,上座率亚洲第一的恒大想必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这还不是中超唯一的“金牌主场”,中超“新军”贵州人和、江苏舜天在爆满程度上皆毫不逊色。而当年另几个金牌球市、现已无顶级联赛可看的四川、陕西、延边,都曾场场爆满。如今因战绩下滑球迷“流失”的山东鲁能,当年鼎盛时也场均过3万……
    相比上座率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甲,及英超、西甲、意甲等“金牌联赛”,中超比赛吸引力难以望其项背,但那些欧洲城市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支球队?就人口与看足球需求比例来说,哪个国家、哪个城市能与中国几大城市相比?上千万、数百万人口,就一支、偶尔两支顶级联赛球队,多少人中才有一个人去看球?而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杯、NBA、四大网球公开赛、拳王争霸赛、斯诺克……第一大收视国。黄金时间看自己的联赛,正在成为中国球迷半夜爬起来看别人联赛“看累了、看够了”后的最新需求。
    中超需要更大的球场、还是需要打造的更大、更超?
    在中国足球踢了多年关着门、没人看、想看看不到的“专业”联赛后,1989年开始的甲A只有8个队,一个赛季只有14场轮比赛、还不是主客场。1994年实行主客场职业联赛“扩军”后才12个队,一直到2003年增加到15个队,每轮还有一个队轮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历了漫长的“扩军”历程,才好不容易凑成如今16个队的中超。
    世界上职业足球最早的英格兰,1959年其职业俱乐部队就达到92个,顶级联赛一度有24支队,后因欧冠、国家队比赛等赛程太繁忙才减至20支。西甲也曾很长一段时间24个队,法甲最多时也22个队,只有有冬歇期的德甲一直18个队。巴西虽一直没有全国联赛,但圣保罗和里约州顶级联赛球队都有20多支。1971年巴西开始设全国联赛,但圣保罗和里约州仍保留自己的联赛,只是缩短了赛程。
    20支球队,一个赛季38轮比赛,约一周一轮,一年比赛9个月,另3个月休息、调整、备战新赛季,这就是职业足球的节奏和特点。高水平球员几乎达到身体极限,高薪、物有所值。而一年14轮比赛?且不论如何达到职业化水平,何以称其为“职业”,何以养家糊口?没比赛、水平低、一穷二白、把功夫全耽误了,徒有职业化虚名自欺欺人?
    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一直拒绝“扩军”的理由是基础太差,看球人口多,踢球人口少。很多人认为,目前16支中超队架构已是倒金字塔。本应越低级联赛球队越多,但中甲在多年12、13、14个队后,本赛季才千辛万苦“扩军”到16个队,而中乙某一年13个队中竟有5支来自上海,完全倒金字塔。而且中甲、中乙球队经常今年有,明年无,或一年一个名字,如水中浮萍毫无根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塔基的稳固决定塔尖高度。但在职业化和商品化时代,需求决定供给也是市场规律。国安、恒大、人和、舜天皆中超、亚冠双线,轮流制、多层次梯队,一支20名球员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时,如恒大般打造更大、更超级的球队已刻不容缓。而中超迅速扩军到18—20支队,让球员打更多比赛、让联赛打更多轮次,将促使各队更多更快启用年轻队员和替补队员,将反过来刺激青少年基础更快更好的发展。而更多退役中超球员也将极大“反哺”低级别联赛,从而形成反方面的良性循环。
    国安雨中3比3被舜天逼和,6个进球个个精彩;人和主场最后时刻2比2追平恒大,90分钟荡气回肠,已清晰无比的表明让更多人看到更多更精彩比赛、把中超打造的“更大”、“更超”已势在必行。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