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泳——泳池卫生,靠投入也靠良心

    炎炎夏日,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比在空调房躲避酷暑更健康、更有益于身体的事,那也就是去游泳了。但说到公共游泳池,一个让人尴尬和心照不宣的话题和担忧几十年来从未有消退的迹象——游泳池的水质。
    就拿半个月前广州市卫生局公布的今年5月至6月对市内游泳场所水质监测的结果来说,337间游泳场所的合格率仅为64.1%,抽检结果不合格的121家单位中,有33家已连续两年上榜,其中还不乏高档酒店、大型小区内的泳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这些是普遍问题,一些泳池更是被发现尿素超标。
    这些卫生问题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些其实也是游泳池运转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些卫生方面的隐患除了带给游泳者身体方面的损害外,可能还会在一些人心理方面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例如,因为对泳池水质的过敏问题,不少孩子就选择了放弃游泳,还有一些成年人则对公共泳池产生了心理上的抗拒。
    诚然,保持好一座泳池的水质需要巨大的投入,在城市中,随着水资源越来越宝贵,对于企业运转和维系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换水、消毒,这些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也要规范严格的制度,以及经营者的良心道德。实际上,不少游泳馆并没有严格的检测程序,而有时水质的微妙变化其实光靠时间、经验、体感去把握完全是不行的。对于企业来说,在水质变化的边缘阶段如何选择是一个大问题,尤其在使用率高的暑期,是尽量压缩成本还是为公众健康安全不计血本?我们在那一池看上去还算清澈的池水中也未必能看清楚。
    很多游泳馆都有保持池水卫生的严格规定,例如入水前的淋浴、过消毒池、“强制”小朋友入水前上卫生间等等,这些制度当然很好很必要,但在顾客众多的情况下能否彻底贯彻执行?这也需要投入。
    其实,不管会水不会水,进入泳池的人呛几口水在所难免,每个人都希望能“享受”干净、放心的池水。我们认为大多数人是想保持好泳池卫生的,至于少部分恶作剧的,我们更愿意相信,他还是不了解那些破坏池水卫生的做法对自己、对别人的损害。这就需要整个社会去宣传、普及那些“尿素超标易致病”之类的公共卫生知识。而对于还没有控制能力的小孩子们来说,只有靠家长多做些工作了,入水前尽量让孩子少喝点饮料、上好卫生间,游泳时不要泡太长时间,注意及时上岸休息解手。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