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身气功——气功不等于特异功能
在足球、网球等竞技运动的赛场上,那些在实力上达到登峰造极的运动员常常会得到“大师级”球员的赞誉。这是对运动员技艺超群的赞叹,更是对他们赛场外勤学苦练赛场内挥洒激情的肯定。只有稳扎稳打攀到金字塔顶端才能独享这份荣誉。如费德勒在球场上书写辉煌,仅用五年就将10座大满贯收入囊中;齐达内精湛的球技与比赛完美融合早已将足球升华为艺术境界……这些竞技赛场上的大师们征服对手、赢得尊重依靠的是真正实力和顽强的信念。相比而言,气功界中的“大师”则依靠的是低调神秘和一些故弄玄虚的小把戏。
近日,曾有“空盆来蛇、断蛇复活、纸灰复原”等所谓气功绝技的“大师”王林被媒体曝光并揭穿谎言。一些魔术伎俩和玄乎其玄言辞竟引得不少人为之疯狂。而当“大师”跌落神坛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对所谓特异功能深信不疑?作为一项历史悠久又平常至极的健身功法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而“大师”摇身一变从气功爱好者的导师变成了可以替人祛病消灾、加官晋爵的特异功能大师。听起来着实荒唐至极,即便如此“大师”的花言巧语不仅骗得信徒争相为之破财更将他们的“信仰”玩弄于股掌。归根结底就是利用了多数人性格中的弱点——贪婪、蒙昧。
我们尚且先跳出这个看似复杂的命题,单纯的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解读。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属于现代体育运动的一种,相对高强度的竞技体育而言,无需借助过多场地和低强度运动的特点也让气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气功通过改变呼吸节奏使人学会心静意专;连贯柔巧的动作配合平顺的呼吸也可以起到舒活筋络、强身健体之功效。并且这一效果的改变都是遵循人体自然发展规律,且无论何种功法都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而绝非有人“发功”所致。
特别是健身气功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经典保健功法融汇了古人的对生命哲学的朴素价值观,更历经千百年流传和现代智慧的不断完善并发展至今。气功终究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我们不应该否定气功这种健身形式的存在也不可否认气功对体育精神的传承。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万不可将气功狭义的理解为特异功能,面对它需要一颗平和理性的心态,唯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气功。
(肖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