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惠及全民

    家住辽宁省沈阳市的王俊,时常在周末约上几个伙伴到五里河公园的健身功能区打篮球、踢足球。这个沿着浑河而建的健身长廊,可同时进行30多项体育活动。
    作为即将开幕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主赛场,近年来,沈阳市规划建设了17个全民健身中心,在131个乡镇、街道修建了健身广场,在106个公园广场增加了健身功能区,累计在955个社区、1450个村屯和公园、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实现了社区村屯健身器材全覆盖……
    十二运所倡导的“全民健身,共享全运”的“体育惠民”理念,正在开启中国体育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共同繁荣的新时代。
    竞技体育不是体育的全部。从十运会“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到十一运会的“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再到十二运的“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全运会正在努力实现从“金牌第一”到“全民共享”的转型,体现着办赛宗旨和模式的转变,体现着我们对于体育本身及全运会价值认识上的深化,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带动全民健身,使全体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从而使体育更加贴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来意义。
    事实上,早在2006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筹备北京奥运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国家体育总局为充分发挥举办奥运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促进作用,发挥体育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就提出了一个贴近国情、民情并响彻全国各地的主题口号——“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民健身逐渐走到体育大舞台的中心。
    北京奥运会上,51枚金牌、100块奖牌的骄人战绩,成为奥林匹克对中国体育力量的奖赏与证明,也为全国蓬勃开展的群众体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此次奥运的收获远不止这100枚有形的奖牌。奥运奖牌,更像是被雄厚底座托举起的明珠,它以四射的光芒告诉世界:当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途中稳步迈进的时候,13亿人民的体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当赛场上健儿们接受鲜花与祝福的时候,我们还有着更高的目标:摘取全民健身这枚沉甸甸的“金牌”。
    如今,北京奥运已成为国人的难忘记忆,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的脚步同行。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同时也是一次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更要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发展的成果。无论是全运会,还是其他大型体育竞赛,也由昔日单纯的承载金牌角逐,渐渐转变为以此为契机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竞技角逐的“沙场”,现如今成为全民共享的盛会。借大赛之力强全民之体,已成办赛要务。
    2012年10月9日,国际自盟顶级品牌赛事之一的2012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14时整,发令枪响起,职业车手们冲出起点,展开激烈角逐。10分钟后,包括著名的“老车迷”杨桂林在内的由自行车爱好者组成的“荣誉骑行”队伍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有紧张激烈的比拼,这些“车手”悠闲自在,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享受着骑行的那份快乐。
    近年来,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市场的愈发成熟,很多国际性比赛选择在中国举办,从马拉松、自行车赛等专业性赛事到综合性赛会,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明星离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更让人称道的是,在这些知名的大型竞技赛事活动中,除了若干专业选手,老百姓也能以各种形式参与融合到比赛中,太专业的玩不了,就玩缩小版的,如半程马拉松,10公里、5公里跑,荣誉骑行等。各地也纷纷效仿全国大赛的新模式、新理念,在省运会、市运会上积极推动全民参与,让更多人因体育而受益。
    这些都昭示着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不变的关系:前者以其强大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国人体质增强;而其“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又扎根于普遍的群众体育基础之上。
    “体育为大众。在奥运会上,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顾拜旦谆谆之言,今犹在耳。
    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们对体育的理解逐渐回归本质:竞技只是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才是奥林匹克的真谛。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而言:“我们要使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兴旺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共同进步,相映生辉,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