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全民健身——“体育下乡”能否再焕青春

    晋祠是山西太原市郊一处古迹,每天去那里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七月下旬,笔者慕名前往,感叹其建筑别具风格之余,晋祠外一处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吸引了我的视线。
    当时正值中午,演员们身着行头在台上唱着晋剧,一招一式颇有韵味。原以为那是吸引游客的“景点”,但停留片刻发现,大多数看戏的坐着各式各样的板凳,而且从穿着上看,也不像来自五湖四海。
    向“剧场”外一经营羊汤面的摊主打听后得知,演出与晋祠毫无关系,那是山西当地的晋剧团“送戏下乡”,每天中午和晚上为居住在晋祠周边的村民各演出一场,连演七天。游客只是沾光而已。
    在电视节目及其他娱乐活动如此丰富的今天,还会有那么多人或顶烈日、或冒酷暑地蜂拥看戏?摊主说,每天观众“爆满”,来晚的,只能站在板凳上看。问其原因,摊主又说,电视演得再好,那是“假的”,看戏才是真的。
    摊主讲的是实在话,当农民兄弟姐妹看“假的”看腻后,对“真的”的渴望也就愈发强烈,他们也许并不在乎什么互动,哪怕听的只是个声儿、看的只是个影儿,即便不清晰,那也是极大的满足。
    由此想到了体育——
    前几天编辑过一篇有关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的回顾稿件,受访者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处长张山。据他回忆,上世纪70年代,体育比赛等社会活动主张下基层,因为那时为“工农兵服务”的意识非常强。就算全运会这一级别的比赛,也时常深入远郊区县。
    几十年前,体育比赛与农民的关系相当密切,从一些老照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运动员在打谷场上为农民进行比赛的情景,虽然条件简陋,但从观众的脸上,我们不难读出“喜出望外”和“兴高采烈”等神情。
    然而现在,体育比赛却与农民、与农村疏远了,除农运会等少数比赛可能会移至农村进行外,众多高水平的比赛都集中在城市,其中固然受场地要求标准高等客观因素制约,但主观上,我们对此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甚至已经忽视了农村和农民观看体育比赛的需求,于是他们只能在电视上看看“假的”。
    近年来,我们时常看到“文化下乡”以及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厂矿演出的报道,那体育呢?
    “全民健身”在很大程度上强健了农民的身体,各种健身器械已陆续安装至乡村,但他们在体育精神层面的需求又如何满足?难道仅仅靠看看电视上的“假的”?
    当然,农民可以进城观看体育比赛,但这只限于个体,对于广大的群体,他们更希望能在家门口看看体育。如果体育主管部门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乒乓球、羽毛球、摔跤、武术等对场地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运动队送“体育下乡”,其效果绝不会逊于“送戏下乡”。这不但会丰富广大农民的体育需求,还会促使那些富裕的乡村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届时农民不光看到的是真的,而且还会玩儿真的。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况且我们曾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文化下乡”屡试不爽,借此憧憬“体育下乡”,前景同样光明,再焕青春不是问题。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