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超换帅——高洪波宫磊优劣之悖论

    一个教练,一个俱乐部,兴衰皆有规律,但中超却几无规律可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中超新军卓尔前6轮1平5负,郑雄下课。曾率鲁能6年5夺冠的图拔重返中超“救火”,前几轮众人寄予厚望,卓尔打法令人耳目一新,亦赢亦平,但三把火烧过,颓势复现。1比5遭富力屠戮、客场8连败后,图拔黯然下课。反是代理教练组上轮以最难看之打法,主场1比0小胜天津,取得金子般的胜利。
    图拔老矣、英雄不再,还是他不顾“队情”、盲目进攻致败?或俱乐部投入少、实力太弱,谁来都不行?
    同属“救火队员”,埃里克森却成功“救火”。一下飞机就放出“根本用不着适应”之豪言,举重若轻间将富力从降级区一路升到第5。老埃不仅用活沉寂多时的外援雅库布、拉斐尔,还让本土球员姜宁、张远如雨后春笋般勃发生机,当年曾以一己之力将曼城、莱切斯特等队拉出泥潭,老埃很像一个名帅即可“变废为宝”、改变一切的典范?
    图拔下课证明的是“谁来都不行”,埃里克森证明的却是“到哪都行”?其中显然充满悖论。
    但评价一个教练的优劣从来就是个复杂系统,不可只以一个单一和静止的条件下结论。如果埃里克森在富力几轮比赛的成绩直接证明他比法里亚斯更胜一筹,那图拔怎么可能与郑雄成半斤八两?他当年的辉煌又如何解释?若埃里克森继续执教富力,他几乎没可能达到图拔当年的高度。而埃里克森与图拔“救火”中的不同表现,很可能与俱乐部投入的差距有关,一如广州德比恒大小胜富力,非里皮比埃里克森略高一筹,系恒大投入更胜一筹?
    这就是所谓的“俱乐部投入决定论”。
    一个貌似很支持这一“定律”的例子,是先后执教贵州人和的高洪波与宫磊,但其中也有悖论。
    高洪波由最善动脑子、最善捕捉机会的本土前锋转作教练,一路带厦门蓝狮甲B夺冠升级、长春亚泰中超夺冠、国足东亚四强赛夺冠、贵州人和进中超前4。他在迅速提升球队成绩,打造球队风格,挖掘新人上皆出手不凡,被公认为最优秀本土教练之一。但他被卡马乔取代、中途接手陕西人和,也经过一个半赛季才使球队走上正轨。
    新赛季开始前高洪波突然宣布辞职出国深造、宫磊临危受命时,很多人都替从未执教顶级联赛的宫磊捏把汗。贵州人和中超、亚冠双线开局暗淡,宫磊处境艰难,一切似乎都在证明“好教练决定论”。但人和很快亚冠小组赛找到状态、只差一步没出线后,中超也状态迅速回勇,排名一直稳定在前4。反是率新军上海上港的高洪波,上海德比遭申花双杀,大比分输北京、恒大,仅排名第9。是宫磊一出手就起点很高、比高洪波更优秀,还是奠定人和进前4最重要的是俱乐部的大投入?
    是谁来都一样,还是宫磊轻而易举做到了高洪波很努力才做到的事?还是所有中超对教练优劣判断的混乱、悖论中套着悖论,皆因一个只看成绩,急功近利、根本没耐心的浮躁环境?
    两赛季前,其貌土至掉渣之“洋帅”张外龙凭借在青岛的勃然神奇,以保级之躯强力挺进前6,下一赛季旋即被新贵大连阿尔滨高薪挖走。但高调转会后却状态全无,6轮连战不胜又火线下课。再回青岛却勃发第二春,连续两年拯救球队于保级生死悬崖边缘。本赛季伊始更率青岛5轮不败、傲视群雄,当时我写了篇“洋帅中超打摆子”,对张外龙及吉马良斯、冈田武史等坐过山车般状态甚表不解。但张外龙“打摆子”还在继续,所谓他“最适合青岛那样中小俱乐部”的规律也很快“破产”,青岛队在一拨8轮不胜、排名从赛季初6轮不败的前三狂跌至第12,“韩”郎终于才尽,中超淘金路走到尽头……
    但“人一走,茶就凉”,根本没人认真总结。俱乐部老板有大钱就往大里造,有小钱就往小里造,很少有五年规划、十年大计,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明年如何,打到哪算哪,一降级就拔腿走人,俱乐部改名换旗,干嘛要认真去评价教练优劣?
    路遥才知马力。一个主教练不在主流球队连续执教5年,何以论优劣?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