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拳击青少年赛——两个考试 两种结果
刚刚过去的9月,中国队分别参加了男子拳击世少赛和女子拳击青少赛两个将产生未来奥运会和世界冠军的大赛。
结果,男队只获得了两个并列第五名,女队则收获2金3银2铜,在青年组奖牌榜上位居第三。两个考试,两份答卷,两个结果,应该是对目前中国三线青少年拳击水平的较客观反映。
这两个比赛是国际拳联近两年为世界青少年拳手展示才华而搭建的大舞台,中国虽然每年都有男女青少年和男女青年全国锦标赛,但由于经费和编制问题,这些三线拳手大都在各自的省市体校进行训练,因此无论训练水平还是参加比赛的机会都不太够。
相反,欧美青少年参加拳击训练、接受拳击知识的时间较早,如欧洲很早就有学校锦标赛,参赛者均是中小学生,像俄罗斯这样的拳击强国具有很好的青少年拳击基础,整体水平也高。
相比之下,中国显然还是一个“弱者”和小学生,特别是男子,与欧洲相比差距较大,从本次男子世青赛中国队仅获得两个并列第五,而俄罗斯和古巴均有3金入账就可见一斑。
但令人高兴的是,自国际奥委会2009年宣布女子拳击正式成为奥运大家庭的一员,去年伦敦奥运会上女拳手首次展现巾帼风采后,女子拳击在中国的提升速度很快,许多省市都开始培养三线队伍,并加大了投入力度。像此次获得少年组50公斤级冠军的常园,就来自由民营企业家出资承办的河北女子拳击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新疆的苏比努尔·艾日肯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青年组64公斤级银牌,足以说明女子拳击目前在中国受重视的程度。联想到两年前中国的张亦博、牛丽丽和苑美庆获得世青赛冠军以及任灿灿获得去年伦敦奥运会银牌等成绩,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中国女子拳击整体实力不错,与世界最高水平相差不大,但与俄罗斯等世界一流强国相比,在拳击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上,还不是一个量级,尖子拳手不多,还需要不断学习,切不可有“小富即安”的满足心态。
相比女子,中国男拳手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要大很多,特别是欧美拳击基础雄厚,技术超群,高手林立,中国男拳手每走一步都是一次考验。尤其是如今国际拳联推出的10分制计分方法,对拳手的技术、力量速度和对抗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对中国男拳手来说,难度更大了。
不过,这并不是说中国男子拳击就没有希望了,只要潜心钻研,寻找出一条既能体现中国拳手快灵巧的特点,又能融入世界拳击优秀技术和理念的道路,狠抓基本功,中国男子拳击还是有出路的,但要做好吃苦和打持久战的准备。
(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