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常州体育之“常”

    江南重镇常州,自古至今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地方,而时下令常州体育人引以为傲的,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确立与不断完善。这是常州体育职能部门多年摸索、总结与实践而结出的硕果,更是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钻石级“结晶体”。
    建立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不难想象,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年代,体育是不会成为一项基本需求的,而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更是无水之源和海市蜃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起来的地区,而身处其腹地的常州,生活富裕起来的城乡民众对体育生活的需求,特别是从数量到质量的升华,都是欠发达地区所尚难遇到的。与此同时,这也就为常州体育部门出了一道题,如何更好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做出自己的职能贡献?
    这一“课题”说明什么,说明了因为是“先行者”之一,因此面前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可援,经验可鉴,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探索。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可贵的是,在市委市府的宏观领导与支持下,常州体育局积极作为、勇于探新,在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内,就绘制出了一幅如太湖般波光粼粼的绚烂体育画卷,而引人的“背景”色,就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浓墨重彩。特别是,在江苏率先出台《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奖补办法》,明确提出到2014年初步建成市、辖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居民小区(自然村)全民健身设施五级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全市每个健身站点配备3名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学生村官100%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4名,名列江苏第一等等。
    不仅如此,在这幅“巨染”上,还有着诸如全民健身数字地图,实现智能搜索功能;体育设施二维码服务;“一区一品牌、一区一特色”等专业化专项化亮丽的细节经纬线。
    而所有的这些,都已成为常州体育的常态化,这即意味着相对的成熟。所以,常州体育之“常”,就为常州全民健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画上了最耀眼的颜色。

(史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