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足球亚冠——“等待”烘托“剧情”
韩国首尔FC没有像日本柏太阳神那样不堪一击,在亚冠联赛决赛首回合同广州恒大的对抗中,他们在最后时刻疯狂反扑,终于求得平局,既避免了主场失败的噩运,又延续着冠军归属的悬念……
这是一部非常巧妙的“剧本”,“故事”的前半部分在波澜与冲突出展开,尽管“剧情”跌宕起伏,但谜底依然完好地保留,而且对观众的吸引也愈发强烈。
恒大队势如破竹的勇猛未能在首回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反倒是首尔FC的“顽强”出人意料。这虽然延缓了恒大队争冠的脚步,但从球队发展的角度考虑,却具有重大意义--要将恒大塑造成亚洲顶级强队,必须接受全方位考验,正所谓百炼成钢,这会促使球队日趋成熟。假如总是一帆风顺,势必造成球员的轻狂,从而失去对自己和对手客观而准确的定位。恰在此时,一场平局可以让恒大的狂热迅速冷却。
冷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沸腾,而升温的过程尤为重要。
从10月26日到11月9日的两周“等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无声的煎熬,备战只是日复一日的“温故”,在技战术层面恐怕难有“知新”的质变,一旦调整不当,焦虑情绪还会随之蔓延。高考前,部分考生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深处却盼望考试及早到来,以尽快摆脱度日如年的“心苦”。1997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前,中国队长时间封闭集训,首战伊朗队在先进两球的情况下被对手连进4球逆转。事后,队员反思败因时曾表示,长期的封闭与等待让人烦躁,于是只想着能早些结束比赛。
恒大队在一系列“模拟考试”中成绩优异,三拜九叩之后距离亚冠冠军只差一哆嗦。怎么度过“哆嗦”前的等待,以里皮为首的教练组必须拿出明确而有效的方案。
在“等待”的过程中,本周的两轮中超比赛或许是对恒大队冲击亚洲之巅的调节,但相形之下,早已中超卫冕且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亚冠的恒大,能否对这两战提起兴趣尚是疑问,特别是在球员不容有伤病的大前提下,比赛质量可能要受影响。如何应对这两场比赛,并通过它形成对恒大球员备战亚冠的良性刺激,使之既保持应有的升温势头,还不至于过度,无疑是一门要把握得当的学问。
能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等待一场硬仗的到来,对一支球队、一名球员而言往往胜于比赛中人仰马翻的搏杀,它考验的是人的心境,平稳或者混乱并不单单在比赛中体现,胜败早在赛前便已注定。
大战之前历来是寂静的,等待之中酝酿着巨大的玄机。胜败不取决于赛前多么高亢的口号以及某些令人生厌的手段,一支具有远大理想和追求的球队此刻应是平和的,只有经过“等待”的烘托,高潮才会来临。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