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场馆——更多惠及百姓

    健身场馆等社会公共资源的短缺和配置不合理、许多场馆主要为竞技体育服务,这造成社会供求不足;体育场馆服务对象的错失和门槛过高,又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闲置。这种不正常局面已持续了多年,一旦这种局面被打破,我们首先碰到的,必然是健身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大众健身利益的再分配问题。
    有人会说,现在倡导的是“花钱买健康”,主要矛盾不是花不花钱的问题,而是场馆太少,以至于能进入场馆健身成了一种特权和奢侈品。近年来,国家投巨资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设施,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可利用的公共健身设施向社会开放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国家发展体育事业,是把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大计。降低门槛、敞开场馆大门,正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力,促进社会资源共享,从而使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惠及全体人民,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又有人会说,体育场馆每年的维护费用很高,不让消费者拿钱,谁出这笔钱?但山东省体育中心想得更远,他们将场馆的经营与服务百姓有机结合起来,在千方百计扩大场馆开放、服务全民健身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场馆的综合资源开展多元活动,增加经营创收,尽最大努力减少财政负担,同时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方法,为健身群众提供最大优惠。其实,既然全民健身事业是一项国家支持的公益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国家肯定会责无旁贷地加大投入。作为体育事业独享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理应为场馆免费开放提供支持,将体彩发行获得的公益金部分地投入场馆建设运行,才是物尽其用、实至名归。

(张立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