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校体育——体校老师,您幸福吗?

    所谓老师的幸福,不外乎是“桃李满天下”时的幸福感和看着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的成就感,然而对于工作在体育事业最基层的体校老师们来说,当奥运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屡屡摘金的时候,自己触手可及的幸福,却不那么容易实现。在2013年《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贯彻落实情况实地检查调研组在对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检查调研的过程中,检查调研组成员就与相关人员就“体校老师的幸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古语云:教学相长。既在教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互影响和促进,而对于体育运动学校来说,学生文化课水平较低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有限的学生文化水平,也限制了老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成为阻碍体校文化课老师感受“幸福”的第一道关。
    虽然济南市体育运动学校在建立之初就是一所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办学的学校,学校在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中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学校的50名文化课教师全部为市教育部门按照核定编制选派的优秀教师,具有规范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是因为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低,使得文化课老师在遇到申报职称等问题时,难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在教学工作中逐渐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
    “其实作为文化课老师,在普通中学工作和在体育运动学校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一名曾在普通中学工作10年,在体育运动学校工作11年的宋老师告诉记者,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可能就是体校的文化课老师在上课以外,还要在学生管理方面肩负一定的责任,“从‘大教育’的角度来说,体校确实是很小的一块。”宋老师说,虽然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的支持,但作为老师我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同。
    对于从一开始就实行体育教育联合办学的济南市运动学校来说,在这里所遇到的问题是体教结合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本次检查调研组组长冯建中认为,这里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更值得进一步去研究梳理,让体校文化课老师、体校教练以及学校体育老师当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得到逐一解决,让体校老师得到更多“幸福”。

(杨卓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