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足球——别再纠结“黑色3分钟”

    3分钟内反胜为败——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失利归结于心理、运气等表层原因,显然是不全面的。
    首届U22男足亚洲杯,中国队在90分钟1比0领先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情况下,伤停补时阶段崩盘,被对方连入两球,即将到手的胜利化为泡影。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9年10月中国队征战世界杯亚洲区六强决赛时,先后两次在最后3分钟分别被阿联酋队、卡塔尔队攻陷城池的情景。尽管存在时空差异,而且这支中国队与那支中国队没有任何可比性,但在许多人看来,中国足球依然陷在同样的泥淖中。
    中乌之战,“黑色3分钟”只是失败的瞬时缩影,放眼之前的90分钟,虽然中国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领跑于比分榜,可在体能、技术、经验、心理等诸多方面,劣势相继显现。客观地讲,中国队输球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出现在最后3分钟与历史有所巧合而已。
    当然,我们在审视事物发展的时候不能背离历史的轨迹,况且相似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也的确引人深思。心理上的“魔咒”靠胜利就能打破?如果把问题看得如此简单,中国足球摆脱低迷岂不是易如反掌?
    我们是否意识到,“黑色3分钟”背后折射的文化缺失,无论教练员还是运动员,当对历史及现实的认识尚处在肤浅层面时,又怎能使自身全方位强大?
    时过境迁,有些问题看似相近,实则不同。也许只有摆脱对“黑色3分钟”的纠结,才会使中国足球豁然开朗。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