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不动,什么都白搭
大连阿尔滨队主教练马林对球队提高训练量后,许多队员叫苦不迭,以至于一堂训练课结束,多名主力“累”得躺在草坪上气喘吁吁。不过,按照马林的解释,队伍当前的训练量只相当于有氧高强度训练,根本达不到最高层次,而且距离无氧的状态还有一段距离。
阿尔滨队的训练课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该队队员的体能储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90分钟比赛的需要,上半场或许还能应对自如,下半场特别是接近尾声时,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得分机会出现,也时常白白断送。不仅如此,本方的球门此时也会因队员体能不足,跟不上对手的进攻节奏而频频告急……
阿尔滨队暴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预警,当我们为中超的上座率节节提升而津津乐道时,各俱乐部切不可盲目乐观,依然要督促球员苦练内功,尤其是在体能上的持续性突破。
比赛水平的高低与日常训练息息相关,精心雕琢技战术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体能作为坚强的保障,再精巧的配合、再精妙的打法都无法顺利实现,在场上跑不动,什么都白搭。
马林将扭转阿尔滨队此前战绩不佳的着力点放在了体能训练上,应当说,他的眼光是准确的。在中超整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时,队员场上比对手多跑动100米,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占有优势,而在对一个球的处理上若能比对手抢先0.1秒,也许就会实现破门或阻止对手进球。技战术的打磨要经年累月,体能状况的改善则指日可待。
“三从一大”是中国体育界经过几十年摸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直到现在仍旧适应。尽管我们日益强调训练的科学性,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仍然是科学训练的基础,如果仅强调“科学”而忽略了“三从一大”,那么竞技水平是无从提高的,而且更不能打着科学训练的幌子在训练中投机取巧。
马林目前对阿尔滨队的点拨是否与他运动员时代的经历有关不得而知,但他在国家队效力时,时任主教练高丰文恰恰是以对球队进行大运动量著称。尽管那时媒体曾对高丰文的训练提出过不同看法,但“高家军”在国际赛场上展现出的体能优势却是不容置疑的——1988年亚洲杯半决赛,中国队与韩国队激战120分钟,中国球员表现出了充沛的体能,韩国球员却在加时赛中因体力透支,接连出现抽筋,如果不是因为主裁判误判,将王宝山的一个进球吹为无效,那么中国队极有可能成为此役的胜利者。
中国足球的管理层为改善球员的体能状况曾想方设法,虽然遭到诟病,但出发点是良好的。而今,中超各队为求突破绞尽脑汁,但往往“忽略”了提高体能水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当然,体能训练可能会招致球员的抵触情绪,一些“聪明”的教练往往回避“矛盾”。现在,马林开始发起挑战,在结果揭晓前,只有祝他好运,因为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执教之道。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