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足球——世界杯仍奏“传统”旋律
世界杯拥有84年历史,4年的等待令世界各地的球迷望眼欲穿。
人们究竟期盼什么?难道是冷门?
尽管以弱胜强令人心潮澎湃,似有“劫富济贫”的欢愉,但那大多转瞬即逝,世界杯从未孕育过一匹彻头彻尾的“黑马”,因而也就没有产生过真正的冷门。
人们曾为1966年朝鲜队1比0淘汰意大利队跻身八强津津乐道,也曾为1982年阿尔及利亚队2比1力挫联邦德国队欢呼雀跃,还为2002年塞内加尔队1比0击败卫冕冠军法国队兴奋不已……但是,反过头来看看那些“胜利者”后来的命运,还不是很快就被挤出世界杯的主阵地。世界杯的所谓冷门,无非只是一段插曲,根本不可能撼动历史的主旋律。
几天前,一位对世界杯充满热情的朋友脱口而出道:“打得好不好,就得看临场发挥。”我当即反驳:“缺乏世界杯传统的球队就算临场发挥得再好,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他沉思片刻,连连点头。
世界杯踢了84年,总共才有8个冠军,而打进过四强的球队也相当有限,大多还被拿过冠军的队伍占据。从这个角度审视,每届世界杯几乎都是传统的延续,比赛也多围绕传统强队进行,虽然偶尔会在个别环节上出现一些变故,可强队唱主角的规律从未改变。表面看,有32支球队参与的决赛阶段比赛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其实打来打去,最终还是那众望所归的八九支球队一决高下。问鼎者要在一个多月的漫长赛期内连战7场,而且至少要赢得5场以上的胜利,尤其小组赛之后,每场比赛都不能有失,倘若没有极为丰富的世界杯作战经验,如何应对?即便实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心理上的煎熬也不是一般球员所能承受的。
征战世界杯,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各队的历史与传统,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就像每年元旦,维也纳爱乐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尽管指挥、曲目每次都有不同,但全部出自“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而且最后一曲必是《拉德茨基进行曲》。这就是传统,由岁月与历史共同烘托,虽然大同小异,但人们百听不厌,乐此不疲。究其原因,这是人们对传统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如果这场音乐盛典在古典音乐中掺杂了流行乐曲,其结果会怎样?十有八九让人“反胃”。
世界杯也是这样,每次呈现的是传统的回响,即使没有传统的身份,也会演绎出传统的技艺。西班牙队是冠军俱乐部中晋级四强次数最少的,但他们在南非却表现出了比巴西队更为眼花缭乱的艺术足球,这不但是对传统的弘扬,还是对历史的发展。
即将开始的巴西世界杯不会有什么意外,一切都会遵循历史的轨迹而前行,传统的旋律还会在这个桑巴国度奏响。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