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圳红钻球员讨薪——责任去哪儿了
真的没想到深圳红钻足球俱乐部的教练员、运动员,还有不少工作人员竟然有长达一年半的讨薪经历。这究竟是怎样的感受?
在农民工群体中,欠薪的事情曾经屡见不鲜。对于球员,欠薪虽然不是新鲜事,但“闹”到深足这种地步的确实不多。球员一度以“罢赛”作为“要挟”已是忍无可忍,毕竟人要活着,而活着则需要柴米油盐等最基本的保障。当生存面临威胁时,要求当事者以理性、道德克制自身情绪,难道不苍白,不无力吗?
饱汉子怎知饿汉子饥,站着说话从来不腰疼。在生存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时,对讨薪者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是否过于残酷与苛刻?向弱势群体强调责任的同时,强势者的责任又在哪儿?
深圳红钻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当初是在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依然偏向虎山行,其精神与气概无疑令人钦佩,但现在却以“2008年深足被深圳市足协托管后,共产生了690多万元欠款,我们2009年接手后在2010年替足协还了这笔钱。但是直到现在,政府也没有把这笔钱还给我们。我们现在希望足协尽快催促政府还清这笔钱,如果算上利息已接近1000万元。只要这笔钱还回来,我们就可以还清所有球员的欠薪”为借口,持续拖欠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的薪水,这种做法无异于偷换概念和转嫁危机。
当年的深足并非良性资产,在那一背景下,继任者敢于接手俱乐部,必然有一番凌云壮志,而欠薪想必也不是其初衷。然而,5年过后,为什么现在的经营者又穿新鞋走老路?
姑且不从更深的层面进行探讨,仅看表象,责任感的缺失使得红钻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失信且无法面对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
在过去一年半中,深圳红钻队的比赛没有耽误,尽管球队乘坐的大客车难以遮风挡雨,有时还要在车内靠打伞避雨,但出于对体育的本分、对足球的热爱,将士们始终在接近“饥饿”的状态中坚守,至少比起经营管理者长达一年半的闪展腾挪、长袖善舞,他们的责任感已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皇帝不差饥饿兵。相比之下,深圳红钻队的将士们对于自己的职业在道义上已尽职尽责,无可指责。反观早该履行职责的经营管理者却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最终把球员们逼到向社会表达不满的境地。
这本是不该发生的事情,但此时却在中国足坛以至于社会上闹得满城风雨,好在球员们只是以拉抗议横幅、背对对手球门30秒、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权,没有像个别极端的农民工爬上塔吊以死相向,否则不知俱乐部该如何收场。
多想一想自己肩负的责任,哪怕只像深足的球员那样在被拖欠薪水的情况下依然一如既往地完成对比赛、完成对观众的承诺,或许一切都会和谐起来……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