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奥输球不奇怪
9月15日亚运会足球比赛拉开战幕,中国国奥队首战0比3完败朝鲜男足。输球,对于国奥来说不算冷门。对方年龄大些,身体条件更为出色,打法快速,朝鲜队赢球在情理之中。只不过,对于这支国奥队来说,有六名鲁能球员未能参赛使实力受损,未来的风格和打法远未成熟,甚至主力阵容也未固定。让人担心的不是他们在亚运会走多远,而是未来能否打入奥运会。
打法上有想法是好的,想走地面,走传控路线,但一是球员的能力可能达不到要求,二是教练员对于这种打法的认识究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层次和境界,也很重要。虽然这种打法代表着世界潮流,但也不是万能钥匙,一下就能把所有问题解决。首先是要因材施教,要有符合这种打法的球员。二是面对不同对手或者场上不同形势的时候,如何找到变招,抛出第二计划。从这几点上看,这次的国奥队做得并不出色。
朝鲜球员身体条件不错,进攻速度快,个人的攻防能力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前场压迫式的地面渗透打法肯定失误增加,而且在高位站位时后场空间很容易被反击速度快配合高效的朝鲜球员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打法所带来的必然是失败。
从上半时的几个片段可以看出,虽然国奥队很想打控球,但没有身体和技术做保障,失误太多导致后场防守压力增加,第一个失球则完全是策略失误造成的。
从现有国奥阵容来看,球员都有过中超比赛经验,虽然有些球员算不上球队主力,但也不应该在这样的比赛中怯场,所以拼搏斗志并不是本场比赛失利的真正原因,而是策略的选择上缺少变通,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与对方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
选择先进的打法没错,错在这种打法到底适不适合这支球队或者中国足球。另外,对于这种打法的认识是否透彻和深入也决定着球队能否打出应有的优势。而这也可能是本土教练很难走出去的误区。
(孟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