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超外援——“回炉”外援分外香
中超首轮,亮点多多、异彩纷呈。在这其中,“回炉”外援的出色表现不得不提。
中超揭幕战杭州绿城主场迎战广州富力,已经在中国足坛摸爬滚打多年的黎巴嫩外援安塔尔继续扮演着“绿城中场节拍器”的角色,如果不是上半场一次近距离头球攻门未果,或许绿城就能从亚冠参赛队富力身上抢得一场平局。赛后甚至就连富力新帅孔特拉都承认,安塔尔是名好球员。
几乎就在绿城、富力大战的同时,上海滩球队上港也拉开架势和拥有一众国脚的舜天“死磕”,最终还是披上了上港球衣的昔日“天体之王”孔卡左右了比赛——两次精妙的策动帮助新东家取得了新赛季开局的第一个3分。
又何止是安塔尔、孔卡两人?据统计,本赛季中超外援中有包括安塔尔、孔卡、达维、巴尔克斯、金裕晋等在内的多名有过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征战经验的“回炉”外援。如果再加上活跃在2015赛季中甲赛场上的利马(上赛季效力于天津泰达)、阿多(上赛季效力于上海上港)、萨利(上赛季效力于贵州人和)、多利(上赛季效力于哈尔滨毅腾)、查尔顿(上赛季效力于申鑫)等人,“回炉”外援已经成为了本赛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赛场上的一道风景。
近些年,随着中国足球整体环境转好,各支职业足球俱乐部又加大了投入,尤其是外援引进方面的投入,以往赛季一亿的预算已经能保证一支中超球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现在,仅够买几名还算不错的外援。可就在诸多中超、中甲豪强挥着支票簿在南美、欧洲“挖角”一个又一个的“联赛MVP”、“金靴”、“银靴”、“铜靴”的时候,也有不少球队反其道而行之,在“老外援”中淘宝。
安塔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名前黎巴嫩国家队的队长(已于2013年宣布退出国家队)2009年加盟鲁能之后,成为了这支中超豪门历史上最成功的外援之一。2014年结束了和鲁能的5年合作,安塔尔便迅速被求贤若渴的江苏舜天签下。原本以为已近退役年龄的安塔尔将在上赛季结束后告别中国足坛,没想到绿城又慧眼识珠,邀请其继续梳理新赛季杭州球队的中场攻防。
事实上,相比于很多在其他联赛成就很高的外援,选择有过中超征战经验的“回炉”外援风险更低,毕竟新外援看起来好用,却未必能适应中国足球、亚洲足球的节奏,前罗马尼亚“金靴”丹丘内斯库加盟中超水土不服,回归欧洲联赛又成为“金靴”就是最好的例子。选择安塔尔、孔卡这样的外援,或许在轰动性不如引入塔尔德利、高拉特来得劲爆,但至少这些“低关注度”的“回炉”外援更加实用,也更值得信任。
一国联赛的发展,不应只有一种选择,所属球队应该诸如具备“投入型”、“经济型”、“话题型”、“务实型”等截然不同但绚烂多姿的风格。投入当然是拉动中超受关注程度的最好方式,但如果能用更简单、更经济的方式取得更好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