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足球改革——无风格,不“本地”

    最新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在“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部分,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创造条件,引导一批优秀俱乐部相对稳定在足球基础好、足球发展代表性和示范性强的城市,避免俱乐部随投资者变更而在城市间频繁迁转、缺乏稳定依托的现象,积极培育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城市足球文化。

    相比于足协调整改革、国家队建设、竞赛体系完善、校园足球开展这些“大部头”的内容,职业足球俱乐部“本地化”的要求似乎显得无足轻重,但对于亟需提升足球品质、联赛厚度的中国足坛来说,“本地化”的过程不可或缺。

    以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球队之所以缺少地域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与其在城市间频繁迁转、队名持续更迭的过往不无关系。就在不久之前,天津泰达更名为“天津泰达权健队”,将冠名商的名字融入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俱乐部队名中,在天津当地和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很大争议。

    又何止是天津泰达?遍览当今中国足坛,队名自成立之初便一以贯之的职业俱乐部凤毛麟角。在利益和传统面前,对于处于特殊发展阶段,对于职业足球理解也略嫌浅薄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而言,大都会选择前者,而将后者弃之不顾。可若从长远考虑,对于传统的淡漠和忽略,恰恰让俱乐部失去了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根基。

    《方案》中要求地方政府从政策层面给予俱乐部“本地化”以扶持,对于俱乐部来说,也同样应该绷紧“本地化”这根弦,如果只是为了“本地”而“本地”,那最终锻造出的还是一个“非本非异”的另类。

    “本地化”过程中,俱乐部首先要做,也最需要做的,就是打造属于自己球队的“本地风格”。

    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大连队的强硬、北京队的小快灵、山东队的防守反击、广东队的精巧细腻……此番种种共同绘制了一副绚丽多姿的甲A画卷。但20年过去,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不但不升反降,以往各支球队鲜明的“本地风格”也消弭殆尽——单看比赛,你很难分辨出竞技的双方是北京球队还是广东球队,甚至无法明确判断究竟是北方球队还是南方球队。相比于以往的一目了然,如今同质化正侵袭着中国足坛。

    究其原因,无非是俱乐部的急功近利: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培养本地球员,还不如到足球基础丰厚的省份、城市“挖人”,支票一甩,一劳永逸。久而久之,以辽宁为代表的“足球富矿”也因为人才大量流失难以为继,而买入了大量外省市球员的所谓“豪门”,也逐渐千人一面。

    在职业化的大背景下,球员流动本无可厚非,但忽略“本地化”的球员流动绝对是粗放的流动、非理性的流动。在欧洲发达足球国家,一名青少年球员18岁之前不允许转会加盟本省、州之外的球队,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球员过早转会对其球员生涯发展的不利影响,更重要的,就是要求每个地域都留住自己的“足球之根”。

    我们现在呼吁职业足球俱乐部“本地化”,还是先从重塑鲜明的“本地风格”做起,还是先在大连的球队中培养出张恩华、李明,北京的球队中培养出曹限东、谢峰,广东的球队中培养出彭伟国、彭伟军做起!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