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女足世界杯——天天都是女足世界杯!

    下笔这篇小文的时候,恰逢“六一”儿童节。
    现在的孩子,早已不满足于父母在这特殊的日子里陪玩一天、送上礼物,而是全都学着广告词说:“我希望天天都是儿童节!”
    中国女足也将马上迎来自己的“节日”——2015加拿大女足世界杯。
    在“非世界杯”的日子里,中国女足只是一朵少人关注的“小野花”,在空旷的球场、无人的训练场追逐着自己心中的足球之梦;可每每女足世界杯期间,“小野花”就要摇身一变变成“铿锵玫瑰”。
    外界有此期待并非没有理由:从1991年首届女足世界杯开始,至2007年第五届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的最差战绩也是第六名,其间还有1999年第三届女足世界杯勇夺亚军的“高光时刻”。在中国男足战绩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女足已经成为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鼓励着几代人不断前行。
    可尴尬的是,在寄予女足巨大希望的时候,我们却并没有送上同样的“日常关注”:就像上文提到的空旷的球场、无人的训练场。在更多时候,女足都更像一个让我们寻回足球自信的“面子”,但本应被我们关注絮满的“里子”却空空如也。
    相关部门不是没有就女足推广做尝试工作——中国足协专门推出了“女生节”的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女足活动;很多女足俱乐部也积极投身校园足球等公益活动中去,增强社会认知度;中国足协也在今年推出了酝酿已久的女超联赛,希冀赢得女足水平和关注度的“双丰收”。
    但囿于女足项目本身的特点,想要赢得和男足一样的市场份额并不现实,这其实不单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让女足赢得和男足一样平等的权利都是“老大难”问题。遍览世界体坛,女子项目真正能够和男子项目平起平坐的,可能也只有职业网球。
    可即便如此,因为中国女足的辉煌过往,因为国人依旧对其保有的殷切期待,我们还是应该对其送上关注和祝福。
    即便无法前往加拿大为中国女足加油,也请在电视机前关注姑娘们的表现。
    即便无法在现场观看女超联赛(所有比赛都是免费入场观看),也请给在联赛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女足队员们送上掌声。
    即便无法做到日日都关注、报道女足项目,也请不要以猎奇、夸张的方式报道女足的负面新闻,还打着“关注女足”的旗号。
    女足世界杯就要来了,女足受关注的热潮也将到来。但无论对于中国女足还是女足项目来说,只有“天天都是女足世界杯”,她们才能真正像娇艳的玫瑰,肆意绽放。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