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APB个人职业拳击赛——谁该为吴中林落败负责?

    中国拳手吴中林在贵阳2015年APB国际拳联个人职业拳击赛上与厄瓜多尔名将丘波尔的8回合对决中,因体能下降,最终惜败对手,失去了APB第二赛季49公斤级问鼎机会。
    在与丘伊波的对决中,尽管前3回合他通过前手拳出击和快速进攻,在速度和节奏上压制了对手,取得了比赛的主动。但从第四回合开始,吴中林体能下降,不仅移动少,而且出拳速度和节奏明显变缓,被迫与对手中近距离作战,逐渐处于下风。
    记者看到,在对攻中,丘波尔不仅抢攻快,而且进攻多是三四拳以上的左右手组合拳,落点既有头部还有两肋。吴中林虽然也能打出反击拳,但多是单拳,无法遏制对手连续的反击进攻,最终输给对手,教训值得深思。
    首先,从表面看,吴中林落败的直接原因是体能问题,但实质上却是与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有关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包括赛前教练根据对手的风格特点对吴中林技战术打法的设计和制定,但从比赛过程看,都显得准备不足。
    据吴中林赛后讲,他对这次比赛从打6回合增加到8回合不知晓,因此体能准备不充分,比赛中因担心体能透支无法坚持8回合,不知怎么控制,所以进攻犹豫,只想依靠防守反击。但对手早已有所准备,通过连续的快节奏强力进攻,让吴中林的反击战术落空。
    在这样事关奥运会资格的重要比赛中,拳手连打几回合都不清楚,足以说明赛前准备严重不足,责任在拳手?在教练?还是其他人?应该深刻反思。
    其次,虽然10分制职业拳击计分规则对中国拳手的技术全面性和中近距离对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速度、灵巧和移动的特点不应该放弃,即通过这些特点来掌控比赛的节奏和距离,获得比赛的主动权。
    但除了前3回合,吴中林大部分时间都在中近距离与对手进行阵地战,这既有因体能下降无法通过左右两侧移动摆脱对手纠缠外,恐怕主观意识上还没有对对手进行更有针对性研究。
    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拳手的问题责任应该在教练,实际上是平时训练的问题。目前中国拳击正在从以前打点计分规则下的“海盗式”打法向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转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中国教练水平提升,只有他们对拳击的认识和训练方法手段与国际接轨,才能培养出优秀拳手。
    遗憾的是,目前能够承担此重任的中国优秀教练并不多,大多数教练亟须恶补充电。

(杜文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